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

你有没有注意到,今年成都车展那个小鹏展台,简直人满为患,满地都是探头探脑的大脑袋,谁说电车没排面,小鹏把AI场面拉满直接出圈了

整个车展期间,你随便溜达一圈,小鹏这一摊能让人停下来拍照的概率,估计能和隔壁美食区打个五五开

其实“AI改变世界”这个主题,说起来颇有点理工男的梦幻情怀,但现实现场,一排排新车蹲着亮相,旁边还站了个会走会跳的铁皮小人(据说叫IRON),就搞得大家既想研究参数,又想和机器人握个手玩玩自拍,整个氛围像极了理工与娱乐碰撞的嘉年华

不过再追溯一下历史,小鹏今年正好走到第十一年,算下来也就正好一个轮回再外加一岁,饱经市场锤炼后又遇到新一轮产品周期,焕发出点“自我造血能力增强”的气息

什么叫产品周期?如果你不是汽车行业的老司机,可能觉得就是厂家说说而已

其实这里暗藏着玄机

你看今年上半场,小鹏连续五款新车型轮番登场,2025 G6、G9、X9、MONA M03 Max,还有P7+那款传说中的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几乎每出一款就引发一波小鹏粉的线上抢购,Q2交付数量一口气飙到历史顶点

到了下半场,又说还得加码上新,7月弄了個G7,说它是“AI智能家庭SUV”,这名头一出来,家庭用户们都忍不住多看两眼

据说G7上市没多久,交付量就破万了,还连续四周销量榜第一,互联网都在讨论它那个AI大模型(VLA)什么时候才能正式推送

官方话说得很严谨,说目前还在灰测阶段,随时准备推送上车

有种“革命还差最后一公里就到家门口”的即视感

这里逮着个点,很多人其实也在好奇:这些新车堆出来的“爆款效应”,究竟靠的是啥?

有人说,核心还是AI

但说实话,现在AIGC、自动驾驶在各家车企都算是标配,拼的就是谁玩法厉害

尤其今年小鹏P7搞得风生水起,官方话题不断炮制,就连上市仪式都选在成都车展这种全国瞩目的节点

这么一热闹一分神,小鹏P7大定的数据就刷出万台,反应速度堪比春运抢票

四款型号一字排开,不管你喜欢续航还是性能还是轿跑造型,总有一款能满足你那点“小资情怀”

而且说实话,市场三十万以内的智能纯电轿跑,能搞到这种科技感和运动感并存的,确实也就小鹏能整起来点新东西

这里头是真有些硬货——一体式纯平发光LOGO、那个悬浮牌照架,还有主动升降电动尾翼,基本属于行业里把美学和性能一锅炖的玩法

最有趣的是车内配置,足球发烧友都羡慕的三轴灵动大屏、Touch Pad,还有一体式运动座椅,副驾零重力座椅也是首次亮相

说得数据一点,P7标配三颗AI芯片,据说算力2250TOPS,全球NO.1,驱动本地VLA和VLM那大模型,理论上能把你从成都车展一路导航到巴厘岛也不带卡顿

而且所谓“858”高性能电池,不仅是技术噱头,还是实际体验进步

800V平台加5C超充电池,10分钟就能补能525公里,这个效率别说北上广深日常拉活了,就算在西南山区来个自驾,其实都够格

极限耐力测试做到一天开3961公里,这数字猛地一看,想让人喊一句:是不是电池和胎都没歇着

今年在浙江赛车场还搞了场计时跑步,成绩直接刷进“50万以内最快纯电轿跑”榜单

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有驾

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就这成绩,真实体验靠谱吗

但权威机构实测摆在那里,就算有些冷嘲热讽,也掩盖不了科技提升的那点实际价值

说一点行业趋势吧,其实主动安全才是检验电车的分水岭

别看大家都在吹辅助驾驶和智能化,小鹏在湿滑路面AES功能上算是全球首发,能在高、中、低附着系数的路面紧急转向避险

尤其是在冰雪、泥泞、高速施工区,小鹏能自动紧急避让,这个能力现在市面上几乎没有对手

干到130km/h还能稳定避让,这参数别说老爸开车带娃了,老司机下班赶通勤也能多点安全感

不过电车的“三电”技术,才是最考验造车内功的地方

小鹏这几年坚持自研,硬是把电池包和电驱做出了不止一点突破,从权威见证的极限试驾到赛道表现,理论和实际相互佐证,本事不是吹出来的

而提到智能辅助驾驶,那就绕不开小鹏走的“软硬件全栈自研”脑回路

这玩意儿说难也难,说简单吧,也就十年死磕后,“AI智能体”布局才能蔓延到今天这股子全场景体验

大模型、自动化infra体系、海量数据实时迭代,小鹏的玩法是在模型研发里把物理世界智能体也一锅端,最后落地到每辆新车身上

说点国际化进展吧,成都作为西南汽车腹地,新能源消费潜力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还深

小鹏能在这里搞出爆款,说明国内市场认同度确实高

但更关键的是海海外市场

2025年1到7月,小鹏海外交付量2万多台,同比增长一百七十多个百分点,业务版图覆盖全球46国

7月在印尼本地批量交付小鹏X9,这下全球本地化生产算是坐实了一个步

这不仅是营销层面的操作,更是技术和产业落地的双轮驱动

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有驾

快节奏之下,小鹏要打造“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声明很硬,底气点在线了

大假在即,市场大盘蠢蠢欲动,谁能在智能化竞赛里横冲直闯,就得看技术硬核和交付能力双重发力

其实归根结底,车展作为“门面工程”,更多是展示技术和品牌调性的地方,真正的市场能力,还是考验落地交付和用户体验

小鹏今年的AI生态布局,给行业打了个不小的样儿

不管智能家用,动力输出,还是主动安全,三电系统还是人形机器人,已经不单纯是卖车这么简单,开始有点“科技企业+汽车制造”双重属性的味道了

眼下竞争这么激烈,每家车企都跟打仗似的拼技术,比噱头,抢用户神经,能脱颖而出的无非就是硬实力和差异化体验

P7那种首发七分钟破万台的销售速度,说白了,既是营销佳绩,也是市场认可的信号

但别忘了,真正成为行业新标杆,还得时间验证,用户买回去噱头之后还得用得舒心才叫真创新

科技、体验和安全,这三步棋,小鹏既押了头又押了尾

长远来看,“AI改变世界”的路上,谁能真正卷出壁垒,或许不只是把AI扔进车里,更是要用数据和实际场景拉出差距

最后,也不能忽略车展后舆论的变化

有一阵子大家都在讨论小鹏的本地化战略,是不是会重塑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行业格局,还有人关心能不能和特斯拉们在海外展开新一轮的“正面交锋”

不过目前具体成果,数据都还摆在官方报表里,谁胜谁负,还得持续关注

科技进步最怕纸上谈兵,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得在用户驾驶体验以及真实安全场景里,给大家留下够硬的印象

所以说,小鹏这波AI科技全明星阵容在成都车展上的出道,不只是一次眼球营销,更是一次行业革新的小里程碑

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有驾
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有驾

未来,谁能在技术和市场双赛道上一路狂奔?是不是AI带来的汽车新物种,能否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这些疑问恐怕会成为下一场车展的主旋律

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有驾
成都车展小鹏展台人气高,新款车型热卖,AI智能成行业焦点-有驾

你怎么看小鹏的AI造车路线,会给行业带来持久的冲击吗?你这一票,会投给它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