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

最近车圈有个事儿,特别魔幻,属于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了的那种。

伦敦车展前,特斯拉带头,后面跟着一票欧美日的老牌巨头,什么通用、路虎、BBA,浩浩荡荡地出来宣布:不装了,摊牌了,我们要搞“不含稀土”的电动车电机。

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我差点以为他们开窍了,悟了,准备在技术上搞什么闪电战。结果仔细一琢磨,坏了菜了,这哪是技术革新,这明明就是心态爆了,准备掀桌子了。

这帮人,是真的急了。

讲真,这事儿的根源,得从慕尼黑车展说起。当时中国电车大军直接把别人老家给冲了,那场面,跟道诡异仙里坐忘道来你家唱戏一样,欧洲人那张见过大风大浪的脸上,写满了“我是谁,我在哪,我这辈子造的车都去哪了”的迷茫。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百年工业,在新能源这块,好像被人开了任意门,直接降维打击了。

他们痛定思痛,复盘来复盘去,发现一个要命的问题。你车造得再好,设计再牛,品牌再有玄学加成,可你电机的核心命脉——永磁体,特别是里面的钕和镝,都攥在咱们手里。这就很尴尬了,相当于你辛辛苦苦修仙,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结果发现人家直接控制了天地间的灵气供应。你想飞升?得先问人家给不给你输蓝。

于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就开始了。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我打不过你,我能不能换个赛道,假装我们玩的不是一个游戏?如果说之前咱们是把蛋糕做大,他们现在想的是,我不吃蛋糕了,我改吃压缩饼干,最好是那种不用任何配料的压缩饼干。最好的竞争,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回石器时代茹毛饮血。

他们说的“不含稀土电机”,听着高大上,其实是个什么玩意儿?就是历史上早就有的感应电机、开关磁阻电机这些“老古董”。尼古拉·特斯拉,就是那个真·雷电法王,一百多年前就玩剩下的东西。这帮车企现在的行为,约等于2024年了,大家都在玩5G手机,你突然掏出一个大哥大,然后大声宣布,这才是真正的“反璞归真”,这才是“环保”,这才是“可持续”。

典中典了属于是。

我给你翻译一下他们的潜台词:是是是,我们承认,用稀土做的永磁同步电机,又轻、又猛、效率又高,是现在版本的最优解。但问题是,这个最优解的“游戏币”,掌握在你们手里。我们不想玩了。我们现在要另开一个服务器,在这个服务器里,我们自己当GM。我们宁可用一个更重、更吵、效率更低的“心脏”,也要夺回“不被人卡脖子”的虚假安全感。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这就是一场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我过得不好,你也别想舒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的,那个味儿就对了。

特斯拉在这场大戏里,角色尤其尴尬。它就像一个浑身纹着“Made in China”的美国精神小伙,一边享受着中国供应链95%的红利,一边还得跟着大哥们喊口号,说我们要摆脱中国依赖。这精神分裂程度,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跟它比起来都显得异常稳定。

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特斯拉,并且被它的做工深深伤害过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跟它用不用稀土电机关系不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问题是,即便特斯拉真的换了非稀土电机,大概率那个电机供应商,还是咱们中国的企业。绕了一圈,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就问你气不气?

而且,他们忽略了一个最关键、最不讲道理的变量。

这个变量,比所有实验室里的技术参数都重要。那就是中国跟开了挂一样的充电桩网络。

欧美车企为什么之前死磕稀土电机?因为续航焦虑。电机轻一点,效率高一点,续航就能多几公里,用户的安全感就多一分。但现在情况变了。在中国,充电桩的密度已经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找个充电桩比找个公共厕所都容易。说真的,我现在看我的电费单都想回到钻木取火的时代了。这种环境下,电机重个几十公斤,能耗高一点点,算个屁啊?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我多充十分钟电就能解决的问题,你非要花几十上百亿美金去研发一个“倒退”的技术,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所以你看,咱们的逻辑很简单:你不是嫌稀土电机贵,嫌被卡脖子吗?行,我们也在搞不用稀土的电机。你想要便宜的?我们能给你做到白菜价。你想要性能稍微好点的?我们也能做。而且我们还有全世界最变态的充电网络给你兜底。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解决电车续航的关键,不在电池技术,而在充电桩密度。只要充电桩铺得够密,我就是给车装个烧开水的发动机,我也不带怕的。

所以,欧美日车企在伦敦车展前放这个风,本质上就是一种嘴硬。一种“我虽然打不过你,但我可以恶心你”的阿Q精神。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压一压中国车企的风头,给自己找补点面子。

但他们没意识到,这种行为,反而会间接利好我们。

因为他们等于公开宣布了一个新的、更低端的市场需求。咱们的制造业最擅长的是什么?就是你一旦指明了方向,我们能以你无法想象的速度和成本,把这个东西给你做出来,然后铺满全世界。本来我们还在高端局里厮杀,现在好了,你主动开辟了低端局战场,邀请我们去虐菜。

BBA和特斯拉的心态崩了:这场“去稀土”闹剧,反成中国新机遇-有驾

这感觉就像,你打牌打不过,你说我们不比大小了,我们比谁的牌更环保。结果发现,我的牌不仅比你大,还是用再生纸做的。

所以,最终的结局可能是什么?欧美车企花了大价钱,辛辛苦苦研发出了性能、重量、价格、耐久、安全全面落后于稀土电机的替代品,然后一回头,发现中国供应商已经把同类型、但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产品摆在了他们面前。

那一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最终,这场所谓的“去稀土化”革命,很可能不会改变任何权力格局,反而会成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路上的又一个经验包。最好的防守不是去补短板,而是把自己的长板做到无穷长,长到可以直接把对手的桌子都给捅穿。这,才是掀桌子竞争的最高境界。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