𖦹
毕竟最近的一波骚操作
得,理想汽车这回是真坐不住了。就在刚刚,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新车发布会,像是演了一半被导演强行喊“卡”,剧本直接重写。那感觉,就跟你看一部悬疑片,凶手刚露脸,结果告诉你,不好意思,我们换个演员重拍。理想汽车对那款刚发布没几天的“新宠”,进行了一次堪称“史诗级”的回炉重造:直接把低配的Pro版给砍了,全系标配Max版,顺手还给你抹掉了一万块钱。这操作,够不够骚?
这在汽车圈里,说实话,挺罕见的。新车发布才几天?一个礼拜都不到吧?就这么大刀阔斧地又是降价又是砍配置,上一个这么干的,好像还是小鹏的G9。那次G9的“临阵换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非但没力挽狂澜,反而让自己的处境更尴尬了些。现在理想也走上了这条路,你说这心里得有多慌?毕竟,之前的理想,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优等生”,精准拿捏家庭用户的心理,产品定义刀刀致命,简直就是新势力里最会“算计”的那个。可这回,怎么感觉算盘珠子都崩脸上了?这一波操作,让多少准备掏钱的准车主心里犯嘀咕:“这车,到底还稳不稳?”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要知道,汽车这种大宗消费品,最怕的就是信心崩塌。一旦消费者开始观望,那销量数据可就不好看了。理想这波“骚操作”之前,积累的口碑和品牌光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黯淡。好多原本铁了心要买理想的人,现在都在车友群里问:“兄弟们,再等等?”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开来,可比什么竞品降价都可怕。所以这次紧急调整,与其说是理想的妥协,不如说是被舆论的洪水逼到了墙角,不得不做出的自救反应。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营造的“家庭奶爸神车”人设,会因为一些决策上的摇摆而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但话说回来,就这么点调整,够吗?我觉得,悬。这降的一万块钱,更像是给被伤了心的老粉发的一颗安慰糖,甜不甜不知道,但肯定不解渴。现在的舆论环境,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力或者性价比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了信任层面。知乎上有个匿名网友说得挺狠:“理想这次不是棋差一招,是直接掀了半个棋盘。”这话糙理不糙。消费者觉得你“不地道”,你后续再怎么解释产品多好多好,都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信任这东西,建起来需要三年五载,毁掉它,可能只需要一次发布会。
所以,我觉得理想现在最该干的,不是对着某一款新车修修补补,而是来一剂猛药。什么猛药?就是对着自己的销量支柱——L系列,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降价。你想想看,如果L7、L8、L9,齐刷刷地降个三五万,那会是什么场面?那些还在观望的、犹豫的、甚至已经去看别家车的潜在客户,会不会瞬间被拉回来?这叫“以力破巧”。当价格的诱惑足够大,大到可以让人暂时忽略你之前那些“骚操作”带来的不快时,销量自然就稳住了。
这就像打牌,你手上明明有王炸,非要一张一张地出对三,那不是给对手机会吗?理想的王炸就是L系列建立起来的市场基本盘。现在基本盘都快动摇了,你还指望着一款刚出生就“先天不足”的纯电车型去救市?那不现实。纯电市场什么样?卷得跟麻花似的,前有特斯拉这座大山,后有比亚迪这个巨无霸,旁边还有蔚来、小鹏、华为系虎视眈眈。理想一个“纯电新兵”,凭什么一上来就扭转乾坤?不把自己的油箱加满(稳住L系列的销量),就想开着电车去远方,这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所以啊,这事儿还没完呢。理想汽车这一波紧急调整,只是这场危机的中场哨声,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光靠降一万块钱、砍掉一个配置版本,就像想用创可贴去堵大坝的裂缝,心理安慰大于实际作用。市场是很现实的,消费者也是很健忘的,但前提是你得给他们一个足以忘记过去的理由。那么,理想会不会真的把心一横,祭出L系列降价这个大杀器呢?还是说,他们觉得光靠这点调整就能糊弄过去?咱们,不妨搬个小板凳,继续看戏,你们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