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最近开的这个发布会,有点不当人了。
当他们把新款星愿的价格,6.58万到9.58万,打在公屏上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友商CEO们心态集体崩裂的声音。那不是玻璃碎了,那是天灵盖被掀了。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往火锅里扔C4,高喊一声艺术就是派大星,然后所有人都别吃了。大家一起修仙,要么一起飞升,要么一起应劫。
去年这车一个月卖五万辆,一年干了四十万辆,已经让很多人睡不着觉了。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不对劲,这浓眉大眼的吉利也开始学坏了,不好好搞什么全球鹰、帝豪了,开始整这些不讲武德的玩意儿。结果今年,他们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价格又往地平线以下踩了一脚。
他们管这叫“卷出了新高度”。这哪里是卷,这分明是发癫。
你看这车的配置单,后驱,独立悬挂。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以前二十万以上的车才敢吹的东西,是BBA入门款拿来当卖点的“操控基因”。现在吉利把它按在了一台6万块钱的买菜车上。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不能理解,但我大受震撼。这就像你在沙县小吃点了一份飘香拌面,老板给你端上来一盘低温慢煮M9和牛,还告诉你这是今天的特价,加量不加价。你第一反应不是开心,是恐惧。你怀疑老板是不是昨天刚从哥谭市进修回来,准备拿你做什么社会实验。
更骚的操作是,他们还一本正经地搞什么高速测试,130公里时速紧急变线。大哥,买这车的人,谁天天在高速上130玩蛇皮走位?这车的核心战场,是下班高峰期的菜市场门口,是小区里跟老头乐抢车位的生死对决,是面对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外卖小哥时,考验你心脏还是考验ABS的修罗场。你真正的对手,是那些不讲道理的、混乱的、充满变数的现实路况。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中国每一个城市的老头乐集群里,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责任就跑不掉。你整这些赛道级的东西,属于是用歼20去打蚊子,属于不务正业。
但你又不能说他错。因为这种过剩的性能,它就是一种暴力美学,一种宣言。它在告诉所有人:我能给你的,远远超过你需要的,我就是要用这种方式,让你觉得买别的车都是被当成了大冤种。这是一种降维打击,是三体人看了都想注销账号的玩法。
然后是空间。前备箱能放七个行李箱,后排那个能开银趴的航空母舰甲板,比一些B级车还大。这又是一个典中典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案例。当所有小车都在为那几厘米的后排空间抠破头皮的时候,吉利直接给你一个“任意门”,把空间魔法怼在你的脸上。这让我想起以前玩游戏,大家都在辛辛苦苦打怪升级,突然有个氪金玩家,直接买了一身神装空降在你面前,一刀999,就问你气不气?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圈比作修仙界,可能有点对不起那些真的在飞升的大佬们。
电池也是,宁德时代的,冬天快充,半小时从30干到80。这些数据,单看没什么,但你把它们和6.58万这个价格放在一起,就显得非常魔幻。这感觉就像压缩毛巾,本来以为就是个小方块,结果一泡水,哗一下变成了一条浴巾,还是五星级酒店带logo的那种。吉利现在干的事,就是把所有人都以为是“浴巾”价的东西,用“压缩毛巾”的价格卖给你。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
说真的,我现在只想喝一杯冰可乐,脑子有点转不动了。
最让我觉得离谱的,是那个“能开二十年不掉价”的宣传。坏了菜了,这是车企该说的话吗?这是理财产品啊。奔驰为什么能成为信仰?因为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是品牌本身,这是一种玄学。特斯拉为什么有一帮拥趸?因为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性价比他跟你聊情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现在吉利一台6万多的车,开始聊二十年保值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悟了,他们发现,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一切品牌玄学都是纸老虎。最好的信仰,就是让用户觉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占到产生了一种宗教般的虔诚。
这套逻辑,简直是釜底抽薪。它攻击的不是某个车型,而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定价体系和品牌价值体系。以前大家卖车,好歹还讲点基本法,一分钱一分货,品牌有溢价,技术有壁垒。现在吉利直接化身雷电法王杨永信,用十万伏特的电击告诉你:醒醒吧,别做梦了,没有什么壁垒,一切皆可干碎。
所以这车最后能不能成仙?谁知道呢。但它能保证的是,在它成盒之前,一定要拉着最多的同行一起成盒。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为了自己活,而是为了让别人活不下去。这他妈的还讲不讲道理了?!从这个角度看,吉利星愿已经不是一台车了,它是一个幽灵,一个在车圈上空盘旋的幽灵,它用自己的癫狂,重塑了所有人对于“值得”的定义。这就是最大的功德。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