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区再启新班列 搭起中国“四大增长极”通道
还在为物流速度慢得像蜗牛发愁?成都青白江又整了个大动作!刚刚发车的“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齐刷刷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鸣笛出发,直奔山东、广州,两条回程班列也一块上路。说是开局新篇章,其实更像给中国经济“四大增长极”穿了条铁轨项链,把成渝、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这四块“经济大蛋糕”串得服服帖帖。你说,这不是给全国的生意人和老百姓递刀切蛋糕吗?快,准,还省钱——谁不服?
这事儿咋火起来的?成都这两年真有点“憋大招”的意思。去年底,成都国际铁路港才刚首发“长江班列”,铁水联运说干就干,把成渝地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生拉硬拽地连成一根线。你以为这就是终点?错,大错特错!今年7月22日,“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一齐亮相,把北方的京津冀、东边的长三角、南边的粤港澳全都拉进了自家朋友圈,闭环了!这下好了,四大增长极不再各自玩各自的,变成了一张黄金物流网,个中门道,懂的都懂。
说到这,得插句生活化的:昨儿青白江菜市场小李还念叨,“这回物流快了,咱家买的东北大米、广东水果,说不定明儿个就能新鲜上桌。”不是吹牛,这一闭环,物流速度直接提上去,成渝和长三角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一下子能省下三分之二,成本还砍掉三成。过去靠水路,眼巴巴等半个月船才到。现在好了,铁路一开,快得跟插了翅膀似的。你说值不值?
成语怎么说?“一箭双雕”远远不够,简直是“多管齐下”。蜀道集团这回不玩单线运营了,直接干上“三轴协同”,东有“长江班列”,北有“北向班列”,南有“大湾区精品班列”,三条大动脉齐发力。班列一通,物流的血管就粗了,流速也快了。罗胜(蜀道铁路运营集团的老总)话说得直白:“三轴协同”不是嘴上说说,是真正让四大增长极的货物、人才、资金都能自由流动,效率比以前高得多。这是啥?这就是给国家战略区域装了个大加速器。
这事儿要搁老家小饭馆老板身上,就是“生意能不能做得风生水起,全看物流给不给力”。你想想,川菜的调料、海鲜的供应、甚至粤港澳的奶茶原料,全都能靠班列准时送达。别小看这点变化,背后影响的可是一整条产业链。从生产到运输再到仓储,整个链条上都得跟着升级。物流快了,成本低了,生意人能赚,消费者也能省,双赢不就是这么来的?
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你以为这只是速度上的提升?错了,这回成都青白江的班列升级,主打的还有个“低碳环保”。班列运输单吨货物能耗掉头就下,单位周转量碳排放更是“瘦身”一大截。和老掉牙的公路运输比,这种铁路大宗货物运输,不光省钱,还帮着国家“双碳”目标添砖加瓦。物流行业要是都能照这个路子走,绿色转型不是空话,是真真切切落地开花。
说到这儿,忍不住得吐槽一句:有些人老觉得“绿色物流”是纸上谈兵,觉得环保就是浪费钱。可你算算账,铁路能耗低,碳排放也少,最后省下的钱还不少。去年邻村老戴开卡车拉货跑长途,油费贵得他脾气都变得急躁。现在他琢磨着换个行当,“班列这么快,公路活都让抢了”。好家伙,这变化,绝了,我说真的!
再说回班列这事儿,成都青白江不光是自己玩得溜,还带动周边地区一起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配合得滴水不漏,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通联动,感觉像三国杀里合纵连横。经济圈之间有了这根钢铁动脉,货物、资金、技术流转都快得让人眼花。你说,这是不是给全国经济找了个新突破口?不夸张地讲,成都青白江这操作,多少有点“借东风”的味道,能量拉满。
“有志者,事竟成。”(古人说的,今天用正合适)成都青白江区这波新班列上线,带来的不仅仅是物流速度和绿色环保,更多的是中国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四大增长极的闭环联通,意味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让各方都能分一杯羹。你想想,过去多少城市被困在“交通瓶颈”上,如今靠着一根根铁轨,把距离拉短,把机会变多。以前讲“天堑变通途”,现在该说“铁轨画同心圆”。
不过,说得再好也得看实效。物流行业里,谁效率高,谁就能活得久。青白江这回算是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怕你比,关键是自己动作快。估计下半年,更多企业会盯上这条黄金通道,拼谁家货先到,拼谁家物流便宜。你说,这会不会又带来一波价格战?还真说不定。
最后来个小互动:你觉得成都青白江区这次新班列上线,会不会让咱普通人买东西更便宜更快?还是说只是大企业的“狂欢”?留言说说呗,这事儿我是真想听听大家咋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