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

老王最近有点郁闷。上个月开着刚买的卡罗拉回老家,原本想在高速上体验一把风驰电掣的感觉,没想到超车时差点被一辆面包车"教做人"。当时他油门踩到底,发动机嗡嗡直响,可车速愣是像被拴了根皮筋似的,眼看着后视镜里的朗逸车主冲他露出同情的眼神,潇洒地一骑绝尘。这场景让老王突然想起4S店销售说的那句话:"自吸车省油又省心,高速上绝对够用。"现在回想起来,老王恨不得穿越回去摇醒当时的自己。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要说这发动机里的门道,咱们得从老张的故事说起。去年国庆他开着新买的1.6T速腾去自驾游,在沪昆高速上遇到辆满载的大货车。眼看货车慢吞吞挪动,老张瞅准机会一脚油门,车子就像被人在屁股上踹了一脚似的,推背感瞬间把他按在座椅上。等他回过神来,后视镜里的货车已经变成个小黑点。这场景让副驾的媳妇都惊呼:"咱家这车吃了火药吧?"老张得意地拍拍方向盘,心想这涡轮增压果然不是白给的。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不过别急着下结论,咱得先掰扯清楚这俩发动机的脾气。自然吸气就像个慢性子的老中医,讲究的是四平八稳。它吸空气全凭肺活量,油门踩多少就给多少力,开起来跟德芙巧克力似的纵享丝滑。而涡轮增压就是个急脾气的健身房教练,平时看着跟常人无异,一旦转速上来,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瞬间能爆发出双倍力气。可这教练也有个毛病——得先热身,低速时那零点几秒的"思考人生"时间,让不少急性子司机抓狂。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上了高速这俩货的差距就像照妖镜似的全现了原形。拿1.6L卡罗拉和1.5T朗逸这对冤家来说,前者就像穿着布鞋跑步,虽说不磨脚但使不上劲;后者好比蹬着专业跑鞋,起步可能打滑,真跑起来却能健步如飞。实测数据更刺激:卡罗拉超车时得把油门踩进油箱,发动机干吼着憋出148牛米的扭矩,而朗逸的250牛米就像开了外挂,轻点油门就能轻松完成超车动作。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不过涡轮车也不是完美无缺。小李的1.5T君威就是个活例子,市区通勤时油耗能飙到9个油,比邻居家的2.0L凯美瑞还费油。可一到高速就反转了,君威的油耗直降到6.5,凯美瑞反倒要喝7.5个油。这道理其实跟吃自助餐一个样——涡轮车在高速上能细嚼慢咽高效吸收,自吸车得狼吞虎咽才能跟上节奏。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修车师傅老周见过太多"后悔药"案例。上周有个开涡轮车的年轻人来保养,看着账单直嘬牙花子:"换个涡轮要八千?这钱够加两年油了!"旁边开自吸车的大爷乐了:"我这车开了八年,除了换机油就是加玻璃水。"这话虽夸张,但也道出了真相:涡轮车就像精密的瑞士手表,维护起来确实金贵;自吸车则是耐造的电子表,省心程度堪比"傻瓜相机"。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说到底,选发动机就像找对象,得看合不合适。天天在市区龟速挪动的上班族,自吸车就像贴心暖男,省油省心还不闹脾气。要是经常跑高速或者喜欢自驾游,涡轮车就是能带你飞的最佳拍档。可千万别学小年轻阿强,听人说"涡轮才是男人的浪漫",结果买回来天天在市区堵车,涡轮基本当摆设,每月加油还得勒紧裤腰带。记住,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车合不合适得看你的右脚往哪跑。

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差距明显,买车别盲目跟风,上了高速就发现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