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车企三季报陆续出炉。长城、长安、广汽三家车企交出的成绩单,折射出当前汽车行业的剧烈分化。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亏得触目惊心,这场面堪比"冰与火之歌"。
先看表现最好的长城汽车。前三季度营收1535亿元,增长8%;净利润86亿元,连续6年保持增长。第三季度尤其亮眼,营收增长20%,单车均价达到17.32万元。这样的成绩,放在当前车市环境下实属难得。
长城汽车的成功秘诀有三:一是产品结构优化,高利润车型占比提升;二是海外市场拓展见效;三是成本控制得当。特别是皮卡和SUV产品线,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优势。
长安汽车的表现中规中矩。前三季度营收1149亿元,增长3.6%;归母净利润30.55亿元。看似不错,但扣非净利润只有20亿元,说明盈利质量有待提高。长安这些年靠合资品牌输血,自主品牌盈利能力始终是个短板。
最让人意外的是广汽集团。前三季度营收669亿元,下降10.5%;亏损43亿元,创下成立以来最长亏损纪录。曾经年赚百亿的广汽,如今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有三:合资品牌下滑、新能源转型缓慢、库存压力巨大。
三家车企的纳税贡献也大不相同。长城汽车缴税132亿元,长安汽车66亿元,广汽集团由于亏损,企业所得税为负值。这个差距,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的天壤之别。
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30%,传统燃油车面临巨大压力。长城汽车之所以能逆势增长,与其早早布局新能源、坚持技术自研密不可分。长安汽车虽然新能源转型较快,但盈利能力尚未充分释放。广汽集团则受困于合资品牌依赖症,转型步伐明显落后。
专业人士指出,未来车企竞争将围绕三个维度展开:一是核心技术自研能力;二是产品迭代速度;三是成本控制水平。长城汽车在核心技术上的投入已经开始收获回报,这是其保持盈利的关键。
对投资者来说,选择车企股票要特别注意几点:首先看自主研发投入,这是未来竞争力的保证;其次看产品结构,新能源占比越高越有优势;再次看海外布局,全球化是必由之路;最后看现金流状况,寒冬中现金为王。
接下来,比亚迪、上汽等车企将陆续发布三季报。可以预见的是,行业分化还会继续加剧。那些提前转型、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在洗牌中占据主动;而那些依赖合资、转型缓慢的企业,日子会越来越难。
汽车行业的变革才刚刚开始。随着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落地,行业格局还将重塑。对车企来说,现在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考验。这场淘汰赛中,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