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买台30万左右的SUV,真有点“选择困难症”发作。以前咱们说“华米BBA”,那还是调侃手机圈的,现在这话套在车圈,居然也挺贴切——华为加持的问界、小米刚亮相的SU7虽说是轿车,但气势汹汹,BBA(奔驰、宝马、奥迪)虽然老牌,但电动化转型慢半拍,价格还死贵。这时候,理想i6来了,24.98万起,直接把价格打下来了,你说气不气人?老车主可能气得蹦起来,但新用户可真是上头了。这车一出,不光是价格“跌冒烟了”,更是把整个中大型SUV市场的水搅浑了。理想这是要干啥?是想当“国民神车”,还是要做“车界网红”?今天咱就掰扯掰扯,这台新形态SUV,到底有没有戏。
先看外观,理想i6还是那个“理想味儿”——简洁、大气、有未来感。封闭式前脸、贯穿式灯带,再加上那个标志性的星环灯,晚上一亮,妥妥的“出片利器”。你说它不够个性?可能吧,但你也不能说它丑,毕竟这年头“耐看”比“惊艳”更重要。风阻系数做到了0.238,这在同级SUV里算是顶呱呱了,低风阻不光省电,高速还稳,跑起来安静,谁不喜欢?侧面线条流畅,隐藏式门把手、大尺寸轮毂,该有的仪式感都有了。尾部也是贯穿式设计,和前脸呼应,整体感很强。你要说它是“灯厂”出品,我也不反对,毕竟灯光效果确实支棱起来了。
坐进车里,理想i6的内饰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冰箱彩电大沙发”。中控三联屏布局,主驾、副驾、中控各一块,科技感直接拉满。副驾娱乐屏现在都快成理想标配了,追剧、听歌、看导航,副驾乘客再也不用干瞪眼了。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长途坐着不累,简直就是“床车”预备役。后排空间也够大,跷个二郎腿没问题,中间地台几乎纯平,坐三个人也不挤。你要说缺点,可能就是内饰设计太“理想化”了,看久了有点审美疲劳,不如蔚来那么精致,也不如问界M7那么有新鲜感。但你要说实用,它还真没对手。
动力和续航这块,理想i6继续玩“增程式”的老套路,但这次升级了。纯电续航212公里,综合续航超过1300公里,百公里加速5.4秒,这数据放在同级里,妥妥的第一梯队。你想想,日常通勤用电,成本低,绿牌还免购置税;跑长途没焦虑,加油就行,比纯电车灵活多了。这不就是“既要又要”的完美方案?三电技术这次也升级了,热管理更高效,冬天续航打折没那么严重,北方用户也能安心开。底盘方面,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系标配空气悬挂和CDC连续阻尼控制,过坑过坎稳得一批,转弯侧倾也控制得不错。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得偏舒适,但偶尔给你点运动感,家用足够,偶尔想激情一下也不至于趴窝。
智能化是理想的老强项,i6当然不会掉链子。L2级辅助驾驶全系标配,NOA高阶智驾也在陆续推送,高速上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基本不用你操心。城市道路的智驾虽然还在测试,但看理想的速度,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上桌第一个动筷。车机系统还是那个流畅的“理想同学”,语音识别快,连续对话无压力,甚至能听懂“打开刚才说的那个空调”这种复杂指令。OTA升级勤快,功能越用越多,不像某些车买来半年就成“老咕噜棒子”。
安全性这块,理想i6也没含糊。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75%,标配9个安全气囊,主动刹车、盲点监测、疲劳提醒这些一个不少。中保研和中汽研的碰撞测试成绩都挺亮眼,安全性这块,理想从来不让用户劝退。不过有个小槽点,就是它的电池布局,虽然做了多重防护,但增程车的电池比纯电小,安全性理论上更高,可一旦出事,维修成本也不低。
那它对手是谁?先看问界M7,华为赋能,智驾系统确实牛,鸿蒙座舱也流畅,但价格偏高,入门版都快30万了,高配直接冲到40万,性价比上被i6狠狠打脸。而且M7的底盘调校偏硬,舒适性差点意思。再看蔚来ES6,豪华感和换电是王牌,服务也顶呱呱,但纯电续航焦虑摆在那儿,换电站还没那么普及,日常使用不如增程方便。至于BBA的电动SUV,比如宝马iX3、奔驰EQC,价格死贵,续航一般,智能化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现在看真是“天塌了”,完全不在一个维度竞争。
所以你看,理想i6这台车,24.98万起的定价,简直是往平静湖面扔了颗炸弹。它不追求极致性能,也不玩花里胡哨的概念,就是踏踏实实把家庭用户关心的点——空间、舒适、续航、智能化、安全性——全都做到位。它可能不是最惊艳的,但绝对是目前最“真香”的中大型SUV之一。你说它是“神车”?可能有点夸张。但说它是“家用SUV的最优解”,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
它把增程式电动车的“无焦虑”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又用智能化和舒适性拉高了用户体验的天花板。以前大家说理想是“奶爸车”,现在i6来了,你会发现它不只是奶爸的菜,年轻人、小两口、甚至商务接待,它都能应付。它不装逼,但坐着有面儿;它不炫技,但用起来顺手。
这样的理想i6,你觉得它能成吗?面对华米BBA的围剿,它这一招“降价+升级”够不够狠?你会考虑放弃BBA,转头拥抱这台新形态SUV吗?或者,你心里还有别的选择?你喜欢那个车呢?来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