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主角是丰田威兰达。
网上铺天盖地都是类似“丰田良心发现”、“11万买合资带L2智驾”的标题,说得天花乱坠,好像那个一向以精打细算著称的丰田,突然转了性子,开始做起了慈善。
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都看蒙了,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藏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猫腻?
十一万出头,就能买到一台带2.0L发动机,配8个雷达,甚至还有L2级别驾驶辅助的丰田SUV,这听起来确实太诱人了。
但咱们老百姓买车,都是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花钱得花个明白。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不吹不黑,好好把这台“网红车”的里里外外扒拉清楚,看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咱们得把那个最吸引眼球的“11万”给说透了。
您在手机上一刷,看到这个价格,第一反应肯定是“真便宜!”。
但这里面有个小小的文字游戏。
这个价格,并不是丰田官方公布的指导价,而是各地经销商在经历了市场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之后,给出的终端优惠价。
我们去查一下就能发现,这款威兰达的入门版车型,也就是2.0L两驱领先版,它最初的官方指导价是17.38万元。
从十七万多,一路降到现在的十一万多,这中间将近六万块的差价,可不是丰田大发善心,而是市场竞争太激烈,被逼无奈的结果。
那又是谁给了这么大的压力呢?
答案非常明确,就是我们日益强大的中国自主品牌。
您想想看,在十几万这个价位,比亚迪的宋、吉利的博越、长安的CS75PLUS,哪一个不是配置拉满,内饰豪华,动力还强?
当我们的国产车把产品力做得越来越好,价格还定得这么有诚意的时候,像丰田这样的合资品牌如果还端着架子,不肯降价,那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所以,我们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合资车,首先要感谢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是我们的国产品牌把合资车的价格给“打”了下来,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这波福利,是中国品牌替我们争取来的。
搞清楚了价格的来龙去脉,我们再来看看车本身,这才是关键。
原文章里有个比喻特别到位,说丰田是“把能救命的东西全塞进了入门款,能吹牛的部分留给你自己加装”。
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威兰达这波操作最精准的概括。
这台十一万的威兰达,就像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他的长处非常突出,但短板也同样明显。
它的长处在哪?
就在于安全配置。
它给这台最低配的车型,配上了一整套丰田最新的TSS 3.0智行安全系统。
这套系统可不是什么噱头,它包含了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就是说在高速上能自动跟车,前车快它也快,前车慢它也慢,能大大减轻长途开车的疲劳。
还有车道保持功能,能帮你把车稳在车道中间,防止你分神跑偏。
更重要的是预碰撞安全系统,它通过车头的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能监测到前方的车辆和行人,在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可能就帮你提前预警甚至主动刹车了。
再加上那8个遍布车身的超声波雷达,在低速挪车、倒车的时候也能提供有效的警示。
这套东西的价值,不能简单用钱来衡量。
就像文章里算的账,现在车子随便刮蹭一下,前后保险杠喷个漆,小几千块就没了。
这么一算,这套雷达系统的成本,可能就相当于你两次失误的修车钱。
而一次关键时刻的主动刹车,避免的可能就是一场事故,这背后挽救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丰田的算盘打得非常精明,它赌的就是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明白,看得见摸得着的豪华固然好,但关键时刻能保命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刚需。
但是,为了把这套昂贵的安全系统塞进来,成本还得控制住,那刀子就得往别的地方砍。
当你拉开车门坐进去,这台车的“朴素”感就会扑面而来。
方向盘是硬塑料的,手感确实一般;座椅是织物的,虽然耐用,但看上去确实没什么档次;中控屏幕尺寸不大,车机系统也基本停留在“能听个收音机、连个蓝牙”的水平,跟我们国产车那种智能大屏、语音交互的体验完全是两个时代。
甚至连倒车影像这种我们觉得很基础的配置,在最低配车型上都没有,你只能依靠雷达发出的“哔哔”声来判断距离。
这种取舍,就像丰田直接跟你摊牌:“朋友,预算有限,对吧?行,安全我给你配齐,让你和家人出门都踏踏实实。但至于那些让你在朋友面前有面子的东西,比如真皮、大屏、天窗,对不起,这个价位给不了,想要的话就得加钱上高配。”这种选择题,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那么,丰田的这种做法,到底是高明还是无奈呢?
在我看来,无奈的成分可能更多一些。
因为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样子了。
在同样十一二万的价位,我们看看国产车能给到什么。
比亚迪宋Pro DM-i,不仅L2驾驶辅助是标配,360度全景影像、NFC手机钥匙、可以旋转的大屏幕、皮质座椅、全景天窗,几乎是应有尽有。
哈弗H6、长安CS75PLUS这些老牌劲旅,在配置上更是毫不吝啬,把消费者的喜好研究得明明白白。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丰田如果还在拼内饰、拼科技,那无疑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它非常清楚,在车机智能化和内饰豪华感这两条赛道上,它已经落后了。
所以,它只能选择回归自己的传统优势领域,把看家的安全技术和可靠耐用的口碑作为核心卖点,并且通过“降维打击”的方式,把这些以往只在高配车型上才有的安全配置,下放到入门车型上。
这其实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也是在激烈的市场内卷中,为了保住自己市场份额的一种自救行为。
它在用行动告诉消费者:“它们有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可能没有,但我有经过全球市场验证的安全系统和‘丰田’这个金字招牌的可靠性。”
说了这么多,这台“偏科”的威兰达到底值不值得买?
这事儿没有标准答案,完全看您个人的需求是什么。
如果您买车,最看重的就是安全、省心、耐用,对那些花哨的科技配置并不感冒,甚至觉得复杂的系统用起来反而麻烦。
您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拥堵的路段或者高速公路,觉得L2驾驶辅助能实实在在地帮到您。
那么,这台优惠后的威兰达,对您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它用最少的钱,解决了您最大的安全焦虑,至于那些内饰上的不足,您或许并不在意,或者觉得后期花点小钱自己就能搞定。
但反过来,如果您希望自己的车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更是一个舒适、智能的移动空间。
您喜欢在车里享受高品质的音乐,习惯用语音来控制导航和空调,喜欢全景天窗带来的通透感,那么这台威兰达的入门版可能就无法满足您的期待。
在同样的预算下,一台配置全面的国产SUV,无疑会给您带来更丰富、更愉悦的用车体验。
说到底,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一种是务实主义,把钱花在“刀刃”上,追求内在的安全和可靠;另一种是体验主义,希望在日常用车的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到科技和舒适带来的便利。
这两种选择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威兰达的这次调整,正是抓住了前者,并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把这部分消费者牢牢吸引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