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车终于能甩掉“馈电肉”的帽子了?极氪9X带着三大黑科技来了!

7月9日,乌镇。当“全球首个900V高压混动架构”、“兆瓦电驱1400匹”、“混动SUV纯电续航380公里”这三组数据同时投映在极氪技术发布会的大屏上,台下响起的不仅是掌声,更像是对混动技术长期“憋屈”的一次集体释放。极氪9X,这台车长超5.2米的全尺寸SUV,带着“浩瀚-S”架构的四大核心技术,似乎铁了心要给混动车“正名”。

混动车终于能甩掉“馈电肉”的帽子了?极氪9X带着三大黑科技来了!-有驾

“混动不该是‘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代名词。”极氪科技副总裁徐云在开场时的这句感慨,戳中了无数混动车主的心窝子——高速服务区抢桩的狼狈,馈电时油门踩到底的无力感,谁没经历过?

极氪9X瞄准的,正是混动市场的三大顽疾:续航焦虑、补能龟速、低电量变“软脚虾”。官方亮出的数据堪称硬核:3.1秒破百、380公里纯电续航、9分钟快充补能... 它真能让混动彻底甩掉“窝囊”的帽子?

混动车终于能甩掉“馈电肉”的帽子了?极氪9X带着三大黑科技来了!-有驾

900V高压上身,混动也能“充电如加油”?

混动车主的里程焦虑,根子往往在400V低压架构的先天不足。电压低导致充电慢、发热高,70度电池充个电动辄半小时以上,纯电续航还多在200公里内徘徊。极氪的解法堪称“降维打击”:把纯电旗舰才有的900V高压平台,直接“嫁接”到混动系统。

浩瀚-S作为全球首个基于纯电架构深度开发的混动专属平台,高压优势立竿见影:线束减重35%,能量损耗直降50%,更关键的是解锁了真正的6C超快充。发布会现场视频显示,那块70度的“大胃王”电池从20%充到80%,掐表刚好9分钟,比主流混动快了足足3倍。

混动车终于能甩掉“馈电肉”的帽子了?极氪9X带着三大黑科技来了!-有驾

“用户要的不是油电两套系统的简单拼凑,而是无感切换的顶级体验。”徐云展示充电桩界面时强调。这背后是极氪自研混动热管理技术的硬支撑,确保大功率快充时电池温度稳如磐石,避免了“充得快,凉得慢”的尴尬。充电站喝杯咖啡的时间,真能跑小三百公里?这可能是对“里程焦虑”最直接的暴击。

1400匹“带电巨兽”,没电也敢叫板超跑?

混动性能“打骨折”的痛点,被极氪用“兆瓦电驱”暴力破解。三电机布局+自研高热效率(46%)2.0T电混专用发动机,合力榨出1030千瓦(1400匹)综合功率,直接把5.2米的“巨无霸”塞进了3秒俱乐部。

混动车终于能甩掉“馈电肉”的帽子了?极氪9X带着三大黑科技来了!-有驾

更颠覆认知的是馈电表现——传统混动一旦电量告急,加速立马“阳痿”,而9X在20%低电量时,零百加速依然稳在3秒级(满电3.1秒,馈电3.3秒)。徐云现场放出对比曲线:“这0.2秒的差距,就是混动技术代际的分水岭。”秘诀在于那台峰值功率145kW的自研增程发电机,120km/h高速馈电行驶时,实测每小时能反充20度电,相当于“边狂奔边回血”。馈电还能蹦进4秒内?这恐怕要让不少纯电性能车脸红。

48V“金箍棒”+5只“激光天眼”,安全也能玩“主动防御”?

开大车像开船?极氪9X的底盘藏着黑科技三件套:闭式双腔空悬(高原不趴窝)、双阀CCD电磁减振、以及中国品牌首发的48V主动稳定杆。这套百万级豪车才有的配置,让底盘秒变“智能体操运动员”。主动稳定杆堪称“神技”:0.2秒内爆发出1400牛·米扭矩,瞬间抬升单侧车身80毫米。

最绝的是安全场景——系统预判到侧碰时,0.7秒抬升车身用最硬的门槛梁去“硬刚”。仿真数据显示,这招能让侧碰侵入量减少27%。徐云播放的测试视频里,模拟11吨重卡压顶,行业首创的“一体式热成型天窗环”岿然不动,41600牛·米/度的车身扭转刚度,确实刷新了承载式SUV的钢性纪录。

“安全不是配置表数字,是碰撞时那多出的几厘米生存空间。”徐云指着发动机舱内“第三吸能盒”专利解释——这个专为混动设计的结构,能在碰撞时引导发动机下沉而非怼进驾驶舱。

智驾层面,当同行狂卷“无图”时,极氪在顶配H9方案上搞起了“硬件冗余”:双NVIDIA Thor-U芯片(1400TOPS算力)互为备份,感知层更狠——5颗激光雷达实现360°无死角覆盖。漠河-40℃极寒测试视频显示,积雪完全覆盖路肩时,激光雷达精准识别边界,避免了轮毂“毁容”。

针对大车痛点,系统能提前20米预判限宽墩;更实用的是“无图园区漫游”——陌生园区里语音说句“找车位”,车辆自动寻位+找出口,完全不用提前扫图。雪地里认路肩、停车场当导游,激光雷达这次真没白装?

50万级挑战百万豪车,中国技术开始“立规矩”?

极氪9X的野心写在尺寸上:5.24米车长、3.17米轴距,比路虎揽胜还大一圈。纳米级镀铬格栅、游艇飞桥车顶,设计已然向传统豪华看齐。但真正的冲击在定价——普通版50-60万区间,光辉版瞄准百万级,直接杀入BBA腹地。

混动车终于能甩掉“馈电肉”的帽子了?极氪9X带着三大黑科技来了!-有驾

比产品更深远的是规则制定权。全球首个900V混动架构、首个兆瓦电驱混动、最长混动纯电续航——这些“首个”背后,是极氪拉着9X跑遍哈萨克斯坦极寒、中东高温、东南亚高湿的全球验证。当传统豪车还在讲V12情怀,中国品牌已用三电机和AI底盘重写性能定义。

徐云在谈及安全标准时直言:“我们做105km/h追尾测试(国标50km/h),不是为刷数据,是为真实高速事故场景。”碰撞速度翻倍,安全标准谁说了算? 这或许是中国技术话语权提升的缩影。

结语

极氪9X的技术参数足够震撼:1400匹马力顶三台W12,41600牛·米车身刚度全球SUV第一,五激光雷达无死角扫描。但比参数更值得玩味的是产品逻辑——它用纯电旗舰的技术给混动“强行升舱”,试图把“过渡方案”变成“终极答案”。

当然,现实考题才刚开始。50万级市场要直面BBA用户的价值认同,自研技术的长期可靠性也需时间检验。不过当发布会公布售价时,现场那阵自发掌声至少说明:敢用技术硬刚豪华堡垒的中国品牌,已经赢得了第一波尊重。混动车的“窝囊”时代,或许真到了翻篇的临界点。这场豪车对决,你看好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