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

刷不完的车评视频,满屏的遥遥领先、颠覆体验、史诗级升级……可你有没有发现,那个埋头造了二十多年发动机、敢签整车终身质保的奇瑞,在流量漩涡里几乎像个隐形人?我们车主想听点真实声音,怎么就那么难?

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有驾

不得不说的是,这年头做车评真不是搞公益。团队要养,设备要烧钱,熬夜剪片更是家常便饭。背后的金主爸爸们,那广告费、合作费才是硬道理。你吹爆了某个新势力,甲方红包可能秒到账;你黑出了翔,品牌方公关电话立马追着你“沟通”。可奇瑞呢?你夸它发动机热效率世界领先,它连句谢谢都懒得回;你挑它车机卡顿设计老气,它眼皮都不抬一下。某位干了十几年的老车评人私下苦笑:“给奇瑞做一期深度,成本几万块砸进去,播放量还不如人家一条恰饭短视频的零头。兄弟们要吃饭啊!”没有利益的驱动,流量为王的江湖里,奇瑞注定是块“费力不讨好”的硬骨头。

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有驾

奇瑞缺技术吗?鲲鹏动力、火星架构、敢承诺终身质保的底气……哪样不是硬核实力?可它偏偏像个只懂埋头苦干的“理工男”,输在了最要命的“符号化”包装上!新势力们深谙此道:“冰箱彩电大沙发”是家的延伸,“零百加速X秒”是肾上腺素的代名词,“激光雷达XXX颗”就是安全的图腾。他们精准地把冰冷参数,打造成了直击人心的欲望符号。反观奇瑞,还在执着地讲热效率37.1%、10年100万公里质保……这些工程师的语言,到了消费者耳朵里,远不如一句“移动的家”来得直白汹涌。没有鲜明的符号烙印,车评人想带节奏都找不到发力点——夸它,观众无感;骂它,话题不燃。流量密码,彻底失灵。

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有驾

谁在买奇瑞?是那些预算卡的精准、更看重三大件可靠性与性价比的务实主义者。而他们只看论坛里的真实车主口碑,跑4S店反复试驾对比,对抖音快手上炫酷的“赛道模式”、“冰箱彩电”兴趣寥寥。他们本就不是车评内容的核心受众与流量来源。这也就不难理解,车评圈的聚光灯虽然冷落了奇瑞,但奇瑞的车轮子,却实实在在地碾过了全球80多个国家,年销超200万辆!而此刻,我最想说的是,车评人的镜头可以冷落它,资本的盛宴可以绕过它,流量的狂欢可以遗忘它,但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石上,奇瑞的名字刻得比谁都深!

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有驾

写在最后:下次当你被铺天盖地的“颠覆”与“天花板”晃花了眼,不妨去奇瑞4S店亲手拧拧它的引擎盖螺丝,感受那份老派车企的扎实分量。这时代不缺会吆喝的行为艺术家,缺的是肯下笨功夫的守门人。奇瑞或许成不了流量明星,但它值得每一个尊重实干的中国车主,投去一份清醒的注目礼。同意的点赞、点在看,不同意的留言来杠,转发也是一种赞赏。

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