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杭州奥体中心小莲花内灯光璀璨,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站在舞台中央掷地有声地宣布:“吉利银河将成为最快达成累计销量百万辆的新能源品牌。”范峻毅用一组数据诠释了“银河速度”的内涵:“截至2024年4月底,吉利银河累计销量突破93万辆,今年1-4月销量达35.6万辆,平均每45秒便有一位用户选择银河品牌。”
此时,距离吉利银河首款车型下线仅过去25个月。这一速度不仅刷新了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发展纪录,更让全球市场看到了中国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的爆发力。
从“应试安全”到“全域安全”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但安全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里,必须让用户真实感知。”范峻毅揭示了银河星耀8安全设计的底层逻辑。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长易新宇进一步拆解了这一理念:“我们累计投入超600亿元用于安全研发,全球22个实验室、1562项专利,不是为了堆砌参数,而是要解决用户看不见的焦虑。”
在架构层面,银河星耀8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开发,采用“油、电、气隔离设计”。其“六横四纵”油电保险舱设计,通过多道纵梁和横梁形成立体防护网络,可抵御65吨侧向冲击力。
电池安全则是另一场攻坚战。银河星耀8搭载的神盾电池系统通过了36项严苛测试,远超国标要求。例如,其独创的电芯防火墙技术,通过缓冲材料将单个异常电芯隔离,防止热扩散;而铝合金防撞梁设计,则从航空领域汲取灵感,通过多层吸能结构化解冲击力。在极端工况测试中,银河星耀8以50km/h速度正面撞击直径254mm钢柱,乘员舱仍保持完整。这种安全标准,让银河星耀8成为中保研碰撞测试中首款全优评级的中高级电混轿车。
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则将安全边界从物理防护拓展至主动预防。银河星耀8搭载的EMA紧急避让系统,可在50—120km/h速度范围内识别碰撞风险并辅助转向。易新宇强调:“安全技术的迭代没有捷径,我们甚至模拟了青藏高原的连续爬坡、海南岛的湿热腐蚀等极限场景。”
更深层的安全逻辑则体现在用户日常使用的细节中。例如,银河星耀8的车内空气质量达到“母婴级”标准,甲醛含量仅为国标的1/10;电磁辐射强度比手机更低,对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友好。范峻毅坦言:“真正的安全,是让用户从上车到下车,从看得见到看不见的地方都感到安心。”
以“中式豪华”挑战合资品牌定价权
当银河星耀8以11.58万元的起售价出现在大屏上时,现场爆发出一阵惊叹。这一价格已经接近了部分合资燃油B级车的终端售价,但在易新宇看来,价格战只是表象,真正的竞争在于价值体系的颠覆。用户不需要为冗余功能买单,但核心体验必须一步到位。
这种价值重构的背后,是吉利对供应链的深度掌控。银河星耀8的雷神电混系统,核心部件如DHT Evo电驱、高燃效发动机等均实现自研自产,成本较外采方案降低30%。而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与星纪魅族的生态协同,则让车机开发周期缩短40%。正如易新宇所言:“只有全产业链的自主,才能把定价权握在自己手里。” 以座椅为例,其25mm慢回弹海绵层采用家居级材料,成本比传统方案高15%,但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工艺优化,最终整车成本反而下降8%。
银河星耀8的“中式豪华”设计语言,成为其打破西方品牌美学垄断的利器。从西湖断桥中汲取灵感的D柱曲线,到源自宋代建盏釉色的建盏黑漆,再到座椅绗缝的西子涟漪纹理,东方美学元素被解构为现代工业设计语言。易新宇提到:“我们拒绝简单的符号堆砌,而是用现代工艺重现传统文化的意境。例如,霁海蓝车漆的清漆层厚度达到55微米,历经3000小时耐候测试仍光泽如新,其工艺标准已超越部分豪华品牌。”
在用户体验层面,银河星耀8试图重新定义“豪华平权”。其搭载的23扬声器Flyme Sound音响系统,功放功率达2000W,支持全景声和AI虚拟场馆音效,而这一配置以往仅出现在50万元级车型上。更颠覆性的是VIP电动行政座椅——536mm超长坐垫、131°躺平角度、8点按摩功能,这些原本属于D级车的配置被下放至15万元区间。一位参与用户调研的设计师透露:“我们甚至为座椅绗缝的针脚角度调整了17版方案,只为让触感更接近丝绸。”
这种价值重构正在改变市场格局。数据显示,银河星耀8预售订单中,35%来自原计划购买合资B级车的用户,22%为增购家庭。范峻毅曾直言:“我们不是在抢新能源市场的蛋糕,而是要把整个蛋糕做得更大。” 这种战略,既避免了与友商的正面厮杀,又开辟了“油电替代”的新战场。
新能源下半场的体系力战争
“单一车型的爆款逻辑已经失效,未来比拼的是技术储备、生态协同和全球化能力。”范峻毅的这句话,直指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本质。当前,新能源乘用车单月渗透率突破50%,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在此背景下,吉利银河以“体系力”破局:技术端构建多能源路线,生态端打通“人-车-家”场景,全球化端加速海外布局。
技术储备是这场战争的核心弹药。吉利银河已构建覆盖纯电、插混、增程的多能源技术矩阵。易新宇透露:“我们的激光雷达方案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20%,明年将实现全系车型可选装。”
生态协同则让用户体验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进化。Flyme Auto系统与星纪魅族手机的深度联动,实现了应用账号、会员权益的无缝迁移。例如,用户在手机上收藏的歌曲,上车后自动同步至车机歌单;家中智能空调的预设温度,也能通过车机远程调节。范峻毅将这种生态比作乐高积木,“每个模块独立强大,组合起来才能创造无限可能。”
全球化布局是体系力的终极考验。2024年,银河品牌在东南亚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40%,中东欧生产基地即将投产。不同于其他品牌简单出口的模式,银河针对欧洲市场开发了适配欧盟R155网络安全法规的欧规车型,其电池系统可通过-30℃极寒测试。
这种全维度布局,让银河在面对价格战时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易新宇举例称:“星耀8的‘5316’产品力(5米车长、3L级油耗、1600km续航)不是参数游戏,而是对用户‘既要又要还要’需求的系统性回应。”
“过去我们说中国市场足够大,现在我们要证明中国技术足够强。”范峻毅称。当EMA紧急避让系统、AI云动力算法等创新技术开始反向输出至沃尔沃、极星等品牌时,银河的“中式豪华”已悄然升维为全球技术标准。这场“百万加速度”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四十年厚积薄发的缩影——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从本土市场到全球舞台,每一步都在改写规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