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就赶上了这么个热闹场面?各家车企扎堆推出“9系”旗舰新车,说是争夺高端市场,可是这背后到底是想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还是只是自家产品线里上演一场比谁标价高、玩得花的新“军备竞赛”?这样一想,忍不住要问,现在的高端车,到底是车讲究,还是营销讲究?
先看眼下的热度,金九银十一到,各种“9系”傍身的车陆续亮相上市,简直像一场“新车发布版”的斗地主,谁都不想让牌面太弱。价格是20万起步,头顶往上直接干到60万,这跨度,你说是考虑大众还是冲着老板们来的?为啥现在大家都爱搞“9系”?是不是名字里多加个数字,瞬间就有了高端气质?说白了,大家心里都清楚,抓住高端车,就算销量未必海量,利润和口碑,肯定是有保障的。
不过,说到具体产品,是不是高端,光看配置数字、车身尺寸、价格,有用吗?我看未必。例如腾势N9,今年三月才上市,结果半年就出年度改款。换三种新的外观配色,说能提升气质。我不禁想问,这年头买车真的为颜色选吗?如果你今天买了银色,明天厂家说又出了金色,那买车是不是买个“颜色焦虑”?你听发布会上介绍,每次必先夸外观,后夸配置,关键的动力、底盘、用料,得等实车才知道。新车改款年年有,老车主心里别扭有没有?你才开半年,新车外观就又时髦一轮,厂家这样做,是真为消费者考虑,还是怕自家没新话题让人忘了?
再看吉利银河M9,这车尺寸摆出来,绝对大气,名字银河,听上去就跟探索宇宙一样。可预售价下探到19万多,这到底要做高端还是性价比?大家心里都明白,价格一压,逼得别家也得动起来,所以最后高端市场成了性价比战场。可是性价比牵头,高端不是应该讲究独特体验?为啥现在高端品牌都得像促销一样喊最低价?是不是担心没人买单,所以得靠低价把人拐进来?
传祺向往S9也值得琢磨,这车主打智能化,直接上了华为ADS系统,鸿蒙座舱,动力电池用宁德时代,听着这些“名牌”挺猛。可细细想想,我们到底在买车,还是在拼谁跟华为、宁德时代关系好?车企是不是现在都像造手机一样,每次新品发布,重点得先强调合作伙伴?而且,有了智能系统,开车是不是就有安全感了?还是智能化其实变成了消费者的新焦虑——屏幕大了,反而怕出问题;用AI做导航,有时候只想听人话;机电混合,能省油是省,但维修难度是不是也升级?
而说到极氪9X,这车给人一种“高端里的高端”感觉,直接对标问界M9。预售价干到47.99万,定位六座商务,车身造型又凛冽又带点豪气。但说到底,你价格够高,配置也拉满,你说谁会买单?真正需要豪车的那拨人,考虑的是品牌,服务,气场,甚至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可。极氪和问界,都是新势力,但你敢跟传统豪华品牌硬碰硬吗?“杭州库里南”很吸引人,但这个外号真代表气质了吗?老板们看中了,要的是不会掉面子,可靠保值。极氪拼凶了半天,卖得好才行,卖不出去,再拉风也只是圈子里的话题。
讲到这儿,咱们不如问问,现在车企这么拼高端市场,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端车?如果说以前大家图的是排场、动力、豪华功能,现在跟智能化、新能源、品牌生态都挂钩了,是不是买车越来越像买手机,谁家系统更新快,谁家AI厉害,谁家跟大牌合作多,谁就有优势?可车毕竟不是手机,买个两年三年不换的常有,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依然是根本。那些看似很酷的功能,是不是用起来发现其实一年都用不上几回?就像语音助手,有几个开车真的用语音设导航、语音关车窗?平时不都是手动来得快?
还有个重要的问题:高端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是谁说尺寸大、配置高就叫高端?还是说2020年以后,高端车得有最新的智能网联,必须连云端、能OTA升级?普通人买车,最在意的是啥?说到底还是性价比、安全和舒适吧。可现在高端车“堆料”成风——互相比着谁的屏幕大,谁的系统新,谁的自动驾驶更狠。到头来真正买单的人,可能没那么在意。反正高端车主,开惯了宝马、奔驰,对新势力高端品牌也不是一口就吃。年轻人追新可以买,真花几十万买车的人,大部分还是更看重踏实可靠。
这让我又想起一个问题:新势力能否真正重新定义高端? 高端的本质,是品牌长期积淀下来的认同感,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品质和服务。极氪、问界再怎么宣传黑科技,消费者心里都清楚,“新”字背后,最怕的还是不稳定,怕问题没人管,怕售后跟不上。这不是谁家配置强就能解决的,得靠时间和口碑慢慢积累。那些一年一改款、季度一升级的做法,看起来活力十足,长远看是不是根基不稳?
再放到更大的环境里想,新能源和智能化本身就带来焦虑——电池续航到底能不能靠谱,软件升级是不是会越来越卡,价格还会不会往下压。大家都说新能源车在中国是最卷市场,也是创新最快的领域,但搞到最后是不是大家都在卷技术,卷营销,消费者其实只想有一个省心可靠的选择?传统高端品牌虽然慢点,靠品牌、服务、质量吃饭,没那么多花活,反而容易让人买了不后悔。新势力的高端,如果不能同样让人省心,最终还是流于一场短暂的“风口”。
那回到实际买车这个选择上,如果你真预算足,追求高端体验,现在市场的确有自主品牌拼着跟合资豪华打擂台。你愿不愿为新势力高端品牌买单?是冲着技术、创新,还是图价格、智驾系统?还是说其实你还没准备好把自己的信任交给年轻品牌?毕竟,这玩意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跑了三五年发现维修困难,保值难算,倒霉的是自己。
最终,高端不是几个外观配色、几项新配置,或者比谁的宣传语更会玩。其实,消费者心里一杆秤:谁让我用得省心顺手,谁能让我出门有面子,谁能照顾售后服务,又能保证以后不后悔。车企拼了这么多年,确实让很多原先想买合资豪车的人开始转向自主高端新品牌。可这条路,不是冲一阵风就能走到底,决胜的还是谁能踏踏实实把产品和服务做好。高端车,归根到底,是消费者的选择,不是厂家自说自话。
所以,车企抢高端市场是好事,这种竞争能让产品越来越优质、越来越智能,但咱们也得注意,是不是一切都过剩了?“9系”到处是,真高端未必多,有些只是稀有配置挂个旗舰名头,价格高但体验未必好。买车,不能只看新鲜感、配置表,更要看品牌的底蕴、售后的究竟、长期是否能省心。这些东西,不在发布会上,不在新闻稿里,而是每个车主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心里最清楚的那句话:“这车,值得不值得托付五六年?”如果你心里没底,还是再观望观望,别被新风口裹挟了选择。
等这波“9系”上市后,是不是谁家真能赚到高端市场,还是只是暂时博得关注?明年这时候再看,有几款还站得住脚,是不是又有新的“10系”出来。车市就是这样,风头享受的是车企,结果承担的是车主。买车,最终还是自己的事。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