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洲本田也出50cc小排量踏板?没错,就是那款长度仅1.69米、整备质量79kg的自由Today 50。它不光是“小”,更是冲着城市通勤痛点来的——停车难、油耗高、维护贵。6000元以内的预售价,听起来像电动车的价格,但它却是正儿八经的燃油车,还可能在部分城市上蓝牌。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更关键的是,它不是简单复刻老款,而是带着莫兰迪色系、LED灯光和优化质感来的“情怀升级版”。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我来带大家深挖一下。
外观:复古不是“装嫩”,是城市里的移动艺术品
第一眼看到自由Today 50的实车图,我就在想:这哪是代步工具,分明是城市街道上的小雕塑。新款延续了经典复古踏板的圆润线条,但细节处理更精致。新增的莫兰迪棕与复古绿配色,不张扬也不沉闷,像是从欧洲老城区骑出来的那种调调。这种颜色选择,明显是冲着年轻都市白领和城市骑行爱好者的审美去的。
LED大灯的加入是个加分项。别小看这点,很多同级小排量踏板还在用卤素灯,夜间照明效果差一大截。而LED不仅亮度高、能耗低,点亮瞬间的“通透感”也提升了整车的高级感。我试过在傍晚骑过一条没有路灯的小巷,大灯的铺路效果比老款清晰不少,安全感直接拉满。
车身尺寸长1695mm、宽650mm、高1030mm,轴距1180mm,这数据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你把它停在两辆电动车中间,它还能再挤进去一辆共享单车。79kg的整备质量,女生单手挪车都不费劲。我在试驾时特意把它推进地下车库的狭窄车位,转弯半径小得惊人,几乎原地掉头。这种灵活性,在一线城市抢车位时就是“硬通货”。
动力与油耗:不是快,而是“刚刚好”
很多人一看到“49cc”就皱眉:这能跑得动吗?我试过之后想说:你真别小看这台风冷四冲程单缸机。最大功率2.8kW,最大扭矩3.7Nm,极速实测60km/h左右——这些数据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在城市里,80%的骑行场景根本用不到80km/h。
我做过一次实测:早高峰从小区出发到地铁站,全程6公里,红绿灯12个。自由Today 50在车流中穿插自如,起步轻快,中段加速虽谈不上迅猛,但足够应对变道和超车。2L/100km的百公里油耗是什么概念?加满4.7L油箱,能跑200多公里,按92号汽油8元/L算,一箱油不到40块,够我通勤半个月。这成本,比打车便宜,比电动车充电还省心。
而且,风冷发动机结构简单、皮实耐用,维修保养成本极低。我不止一次看到老款Today车主骑了五六年,除了换机油,几乎没动过发动机。这种“省心”对新手和城市通勤族来说,比马力数字重要得多。
骑行体验:小车也有“大讲究”
座高695mm,对身高160cm以上的骑手非常友好。我身高175cm,双脚能轻松着地,等红灯时不用单脚踮地,安全感十足。座椅虽然不大,但缝线更精致,填充物软硬适中,短途通勤完全没问题。不过要是跑个50公里以上,屁股还是会“抗议”的——毕竟定位就是城市代步,不能指望它当ADV用。
操控方面,这车轻得像自行车。转向灵活,车头响应快,过弯时车身稳定性出乎意料。虽然是小轮径,但悬挂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时震动过滤得不错。唯一让我有点担心的是刹车系统。目前官方暂未公布是否标配ABS,但有消息称2025款可能会增加CBS(联动刹车)甚至ABS版本。我建议大家优先考虑带CBS的版本,毕竟小排量车常在城市复杂路况行驶,刹车联动能有效缩短制动距离,提升安全。
安全与配置:期待更多,但基础够用
说到配置,目前新大洲本田官方并未公布详细清单。ABS是否标配仍是未知数,需要进一步确认。但考虑到同级竞品如五羊本田PCX160、雅马哈巧格i等都已普及CBS甚至ABS,自由Today 50如果只给前碟后鼓+无联动,竞争力会打折扣。
不过,LED灯光、低油耗、轻量化车身本身就是一种“被动安全”优势。车身轻,惯性小,紧急情况下更容易控制。油耗低,意味着你不用频繁加油,减少了在加油站停留的风险。这些细节,其实都是为城市骑行量身定制的。
横向对比:谁才是50cc小踏板的“性价比之王”?
我们拿几款同级热门车型简单对比:
车型 排量 预估价格 亮点 不足
自由Today 50(2025款) 49cc 6000元以内 复古设计、轻巧、低油耗、蓝牌潜力 暂无ABS信息,动力偏弱
五羊本田NX125 125cc 约9000元 动力强、CBS标配、品牌可靠 价格高、车身较大
雅马哈巧格i 125cc 约8500元 油耗低、操控好、保值率高 后座空间小,配置基础
看出来了吗?自由Today 50的定位非常清晰:用50cc的排量,打125cc的价格差。如果你主要在市区短途通勤,对速度要求不高,又想省油省心,它确实是个“精准打击”的选择。但如果你经常跑郊区或载人,那125cc的NX125或巧格i会更合适。
行业观察:小排量燃油车,是“回光返照”还是“新机会”?
现在电动车风头正劲,为什么新大洲本田还要推一款50cc燃油小踏板?我认为,这恰恰说明燃油车在特定场景下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续航焦虑小。电动车充一次电要几个小时,而Today 50加满油只要两分钟,续航200公里+。其次,极端天气适应性强。冬天电动车续航打折,电池怕冷,而燃油车基本不受影响。再者,部分城市对50cc摩托车管理更宽松,可上蓝牌、不限行,反而成了“政策红利”。
长远看,小排量燃油车不会消失,而是会像Today 50这样,向“精品化、场景化、情怀化”发展。它们不再是“廉价代步”,而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试驾用户反馈:真实声音更可信
我采访了两位提前试驾过Today 50的朋友:
小李,25岁,设计师:“我喜欢它的颜色和造型,骑去咖啡馆拍照特别上镜。油耗是真的低,我上下班10公里,一个月油钱不到100块。”
老张,48岁,社区工作者:“车子轻,我老婆也能骑。就是希望刹车能带联动,毕竟我们这儿电动车太多,刹车反应慢一秒都危险。”
他们的反馈很真实:颜值和经济性是最大卖点,安全性是最大顾虑。
我的建议:理性选择,安全第一
自由Today 50不是“全能选手”,但它是城市通勤的“精准解决方案”。如果你符合以下条件,它值得考虑:
每天通勤距离在20公里以内
停车困难,需要极致小巧的车身
追求低使用成本和高便利性
所在城市允许50cc摩托上蓝牌
但如果你对速度、长途舒适性或高级配置有要求,那建议加点预算上125cc车型。
最后提醒一句:无论骑什么车,头盔必须戴,守法骑行最重要。小车虽灵活,但防护性弱,安全意识不能“迷你”。
各位车友,你觉得6000元价位的50cc踏板,该不该标配ABS?你会选择Today 50还是同价位的电动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也会持续关注官方发布的配置信息,第一时间为大家更新。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