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控智驾赴港上市,矿区无人驾驶龙头跃跃欲试
矿山深处,1400台钢铁巨兽昼夜不息。这群无人驾驶的矿卡,正以毫米级精度穿梭于尘土飞扬的矿区。操控它们的公司叫易控智驾,刚刚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这家扎根福建龙岩的科技企业,只用七年时间就登顶全球矿区无人驾驶行业的头把交椅。海通国际担任保荐人的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瞬间嗅到了新风口的气息。
技术突破改写行业规则
易控智驾的矿卡不需要人类司机。它们搭载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能在粉尘弥漫、强光刺眼的极端环境下精准作业。当传统矿企还在为招不到司机发愁时,易控智驾的车队已在国家能源集团、紫金矿业等巨头的24个矿场昼夜狂奔。好家伙,这操作!截至今年6月,1400台无人矿卡组成的钢铁洪流,让中国七成大型露天煤矿用上了他们的技术 。
更狠的是他们的“著山”系统。这套方案彻底解放了人力驾驶需求,把矿区运输效率拉升了三倍以上。而配套的“暮野”智能平台,像给矿山装上智慧大脑,让无人矿场与有人矿场实现实时联动决策 。正是这些硬核技术,支撑起他们去年近10亿的营收 。
资本抢滩千亿战场
矿山无人驾驶正成为资本新宠。今年上半年,这个赛道融资额突破12亿。易控智驾刚拿下超4亿D轮融资,宁德时代带着自家产业基金亲自领投,同力股份、华测导航等产业链伙伴集体跟投。这种“电池+整车+无人驾驶+定位”的组合拳,直接把产业上下游拧成一股绳。
政策东风也在强力助推。国家要求到2026年,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得低于60%,单矿作业人数必须压减 。这道死命令让矿山企业疯狂抢购无人驾驶方案。专家预测,今年智能矿山市场规模将冲到670亿,2035年更将突破1200亿 。
盈利困局与出路
亮眼数据背后藏着隐忧。过去三年易控智驾累计亏损超9亿 ,去年毛利率刚转正至7.6% 。烧钱搞研发的代价不小,但换个角度看,他们用亏损换来了全球最庞大的无人矿卡车队。
真正的考验在于规模化交付能力。在新疆准东矿区,华为的智能矿山方案已经杀入战场,通过钻机远控、AI皮带监测等技术切走蛋糕 。易控智驾正把融资砸向量产适配,计划把技术移植到更多车型。与此同时,他们悄悄把触角伸向海外——全球矿山智能化浪潮刚起,这正是中国方案出海的最好时机。
矿山智能化这场盛宴才刚刚开席。当传统矿企还在犹豫要不要上自动化设备时,易控智驾们已经用钢铁洪流碾出一条新路。政策倒逼下的矿山革命,究竟会催生多少行业巨头?这片蓝海,又能否托起中国自动驾驶的第一艘航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