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单背后的“支棱”时刻
乐道L90的上市,仿佛一记重拳打在了新能源市场的神经上。7月31日,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正式亮相,三个版本的价格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整车购买方案下,从26.58万元到29.98万元,电池租用方案更是低至17.98万元起,这在家庭用户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当晚,多个乐道直播间热闹非凡,销售顾问甚至忙碌到凌晨。有人笑称:“这哪是卖车,简直像抢购限量球鞋。”
资本市场的“热情”回应
股价上涨8.62%,市值增长230亿港元资本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为乐道L90的上市背书。自预售价公布以来,蔚来的股价一路走高,市场显然对这款新车寄予厚望。李斌本人也一改往日的沉稳,在发布会上频频插话,提醒观众尽快下定金享受优惠。他说:“我知道订单会多,但没想到会多成这样。”这种“被市场宠幸”的感觉,对李斌来说,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慢”与“快”的辩证法
预定金增长比预期慢?面对外界的狂热,乐道新任总裁沈斐却给出了一个“冷静”的反馈。李斌起初一愣,后来才明白,沈斐说的是预定金的转化率。这个细节说明,乐道团队已经不再满足于“数字好看”,而是更关注订单的“含金量”。沈斐强调:“销售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系统工程。”这番话背后,是蔚来多年来在产品、运营、供应链上的积累与打磨。
回归初心的“算账”哲学
“学会算账”,是沈斐对团队的最基本要求。他打了个比方,就像做工程一样,必须设定目标、识别偏差、持续调整。这种思维方式,其实是蔚来自创立以来就强调的“体系化项目”理念的延续。在乐道L90的案例中,这种“算账”体现在产品定位、定价策略、渠道布局等多个维度。从最初的L60到如今的L90,乐道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从“试驾难约”看用户热情
试驾需求爆棚,有些客户甚至选择晚上到店体验。这不仅说明了用户对L90的兴趣,也反映出乐道在渠道布局上的成功。从山姆会员店到Costco,乐道把展车放在人流密集的高流量场所,精准触达目标家庭用户。一位销售人员调侃:“现在不是我们找客户,是客户找我们。”这种“反向营销”的效果,远比传统广告来得直接。
“听劝”背后的执行力
“上市即交付”,这四个字是李斌在发布会上反复强调的重点。他解释说,只要提前生产、晚点发布,就能实现“现车销售”,从而提升用户决策效率。这一策略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的是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从今年4月工信部公告发布,到7月展车亮相,乐道的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正如李斌所说:“不是我们多聪明,而是我们听劝。”
定价背后的“成本密码”
“合理毛利率”是秦力洪给出的答案。在26.58万元的起售价下,乐道L90依然能保持盈利,这背后是蔚来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平台复用。从电池通用性到电驱系统共享,乐道L90几乎把能省的成本都省了。李斌坦言:“家庭用户最在意性价比,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这种“用户导向”的定价逻辑,正是乐道能在红海市场中突围的关键。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品牌
NT3.0平台、三电系统、换电网络乐道L90几乎继承了蔚来所有的技术遗产。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共享蔚来的8131座充换电站资源,这在当前补能仍是痛点的市场中,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有业内人士评价:“乐道不是从零开始造车,而是在已有生态中寻找增量。”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跳舞”的策略,让乐道的起步更加稳健。
未来之路:黎明前的冲刺
能否盈利仍是未知数。虽然订单火爆,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李斌在被问及“如果倒在黎明前怎么办”时,沉默片刻后回答:“我不能让80万用户没人管。”这句话背后,是一位创业者最真实的焦虑与坚持。乐道L90的热销,或许只是蔚来走向盈利的第一步,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