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理想车就被骂?网暴背后:真的是车主素质问题,还是营销暗战?

开理想车就被骂?网暴背后:真的是车主素质问题,还是营销暗战?

老司机们,最近刷短视频是不是总刷到“理想车主素质差”的段子?什么独占车位、实线变道、充电脱鞋躺平……乍一看挺唬人,但仔细琢磨:年销50万辆的品牌,车主全是“素质黑洞”? 这事儿,有点意思啊!

开理想车就被骂?网暴背后:真的是车主素质问题,还是营销暗战?-有驾

🚗 从“奶爸车”到“背锅侠”:理想车主经历了啥?

2019年理想ONE上市时,李想给车主的标签是“有孩中产”——安全、顾家、追求品质。

停车场里理想车旁总跟着蹦蹦跳跳的娃,社交形象堪称“带娃模范”。

可到了2025年,画风突变:理想车主素质话题下,清一色违停、加塞、迷惑行为,甚至闲鱼上明码标价:“理想违停素材5元/张”。

开理想车就被骂?网暴背后:真的是车主素质问题,还是营销暗战?-有驾

更蹊跷的是,这些负面内容总在理想新车发布前后爆发。

比如7月i8上市时,凌晨时段突然涌现几十条同质化视频。

老司机们,这节奏是不是太整齐了?

🔍 黑公关产业链:一场百亿级的“暗战”

理想法务部数据实锤:8月3日凌晨某平台45条雷同视频,内容像复制粘贴。

这操作,和当年MEGA上市时的“水军围剿”如出一辙。

黑公关的套路早就升级了:

1. 养号产业链:批量注册账号专发负面;

2. 素材工厂:闲鱼、QQ群定制“黑料”;

3. 算法助推:利用平台机制无限扩散;

4. 群体对立:挑拨卡车司机、其他品牌车主和理想车主互撕。

最典型的案例是i8碰撞测试争议。

视频里理想车撞飞重卡,部分网友不质疑测试合理性,反而欢呼“国产车吊打合资”。

这情绪,到底是自发还是被煽动?

开理想车就被骂?网暴背后:真的是车主素质问题,还是营销暗战?-有驾

🎤 车主真实心声:我们招谁惹谁了?

杭州车友会的张先生给我看了他的私信:“开理想的是不是都以为自己是世界之王?”“建议查查理想车主是不是贪官”。

他苦笑:“我每天接送孩子,开车比公交司机还规矩,现在出门都得戴口罩。


污名化的连锁反应已经显现:

- 线下伤害:车辆被划、扔垃圾;

- 心理压力:车主不敢开理想出门;

- 二手车贬值:准新车折价超10%。

北师大调查显示,78%的网友会因网络热点对群体产生刻板印象,但仅23%会验证信息真实性。

这数据,是不是该让所有人后背一凉?

⚖️ 行业反思:当营销变成“互泼脏水”

这场风波暴露了新能源行业的病态内卷:

1. 竞争无底线:从比“冰箱彩电”到黑车主素质;

2. 用户价值迷失:为流量牺牲真实口碑;

3. 监管缺位:黑公关成本5元,收益却超百万。

蔚来高管马麟的喊话一针见血:“请理想用户擦亮眼睛,避免被利用。

”但老司机们想想,如果品牌战争演变成用户互害,最终买单的是谁?

🛡️ 给老司机们的建议:别当“舆论炮灰”

1. 警惕算法陷阱:少刷情绪化短视频,多逛真实车主论坛;

2. 理性看待争议:记住“哪个品牌没几个奇葩”;

3. 保留证据维权:遭遇网暴立马截图举报;

4. 支持正向内容:多分享“理想车主公益救援”这类正能量。

就像北京车主张女士说的:“我开理想是为了带孩子看世界,不是给键盘侠当素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