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继合众、比亚迪之后,南宁又来“新车企”?

南宁“新车企”闹乌龙,汽配行业乱象需警惕

近南宁的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一场关于“新车企”的乌龙事件让不少市民都吃了一惊。大家天天盼着本地能有个造家用车的车企,结果新注册的“智诚汽车”却让大家大失所望,原来它是个搞汽修的。这事儿在7月初闹得沸沸扬扬,归根结底还是大家对本地乘用车品牌太渴望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申龙客车早就卖到泰国沙特了,可这些都没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后来一查工商信息才发现,所谓的“新车企”其实就是途虎养车加盟店,注册资金才30万,主要就是换轮胎、洗车,和造车根本沾不上边。

网传继合众、比亚迪之后,南宁又来“新车企”?-有驾

另一边,南宁产投集团旗下的智诚动力电池在招销售总监,要求能干大客户和海外市场。南宁产投官微还在宣传申龙客车新签沙特订单,这家企业早就把海湾国家认证拿下了,南美市场都铺到了玻利维亚。可老百姓就只盯着乘用车,对商用车出口这事儿完全看不见。

更让人无奈的是,天津国信诚这种平行进口车商生意却很红火,人家专做宾利路虎这些豪车。南宁人想买家用车只能找外地品牌,本地连个像样的4S店都难找。其实,乘用车产业链哪是说搞就能搞的,光是冲压车间投资就够开两百家汽修店。与其盯着汽修店改名造噱头,不如看看申龙客车怎么把大巴卖到中东的。

网传继合众、比亚迪之后,南宁又来“新车企”?-有驾

江苏智诚突然吊销执照,宁波山东的智诚还在卖车。这几家名字一样的公司到底啥关系?消费者很容易踩坑。江苏这家外资企业注册资本一千万美元,挂了快半年没注销,表面看是制造业,实际业务不清不楚。宁波智诚老老实实做汽配加工,卖钢材搞钢结构。山东智诚在潍坊搞了二十年二手车,专做豪华品牌,近冒出来个同名新公司,法人都不一样。

成都嘉联智诚倒是稳当,六十亿年营收,疫情三年都没垮,十七年没欠过债,光客户就攒了四十五万,挂着智诚的名头,实际是长城、华为汽车的代理,把新能源、二手车、改装服务全串成产业链了。同名不同命,江苏那个吊销状态还挂着“智诚”招牌,真有人冲着牌子去合作就坑了。

网传继合众、比亚迪之后,南宁又来“新车企”?-有驾

现在查企业信息都得留个心眼,看着名字像是一家的,说不定压根没关系。宁波山东的厂子还在生产,但品牌混淆对正经经营的企业也不公平。说到底买车修车别光看招牌,查查背后股东,看看经营状态。江苏公司吊着没注销的状态危险,其他几家至少还在干实事。但取名这么随便,市场能不乱吗?汽配商名字听着差不多?当心踩坑!江苏有家“智诚”汽车电子公司,06年成立外资独资,注册资本实缴1000万美元看着挺唬人,结果2025年3月被查到居然吊着个“吊销未注销”的状态,法人董达德名下还挂着其他企业。

网传继合众、比亚迪之后,南宁又来“新车企”?-有驾

名字相近的汽配厂,资质可能天差地别。工商登记留个心眼太重要了。这家江苏公司名字里带“智诚”的,白纸黑字写着吊销快两年了还没注销干净。吊销可不是小事,通常是严重违规被强行终止经营资格。更迷惑的是,吊着“未注销”的尾巴,里头门道深着呢,搞不好就是债务纠纷没理清,或者责任人干脆玩消失。查查法人背景更开眼。董达德名下关联企业不止一家,这边公司都黄了,那边业务照旧?这种操作不是不行,但结合吊销未注销的状态,合作方或者供应商就得掂量掂量了。万一是借壳转移资产,或者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后吃亏的还是普通生意伙伴。

网传继合众、比亚迪之后,南宁又来“新车企”?-有驾

再看其他带“智诚”的汽配商,水也不浅。山东那家二手车销售公司,工商信息里从业人数、参保人数全是空白,新成立的另一家山东公司年报倒是报了没股权转让,可关键信息遮遮掩掩。宁波那家零部件厂看着规规矩矩,但和江苏这家除了名字像,半毛钱关系没有。成都的嘉联智诚倒是摊开说了规模和荣誉,可名字混杂度更高。说到底,汽配行业名头相似、实际各玩各的太多了。光看名字响亮没用,重点看实打实的工商状态和责任人信用记录。碰见带“智诚”的汽配厂,别被名字唬住,查查清楚再合作,别等掉坑才后悔。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