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冲刺港交所IPO华为加持下的“新网红”能否撑起全球野心?

赛力斯,这个名字如今已经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员,它仿佛是电动车市场的“新晋网红”,最近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在港交所敲钟上市。看到“今年港股规模最大车企IPO”这样的字眼,把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拉到满格。是骄傲,还是压力?是锐意进取,还是烧钱模式?赛力斯的故事,堪称一场好戏。

赛力斯冲刺港交所IPO华为加持下的“新网红”能否撑起全球野心?-有驾

先说说这场招股秀。赛力斯这次祭出的IPO规模可以说是“底气十足”,计划发行1.002亿股,募资高达129亿港元。这样的“大手笔”不是光靠数字吓人,还得拿出真材实料。招股书里清晰地写着,募资的70%直接“砸入”研发,这个分配比例可谓是有远见。这一招不仅是在造车,更是在塑造未来。毕竟新能源车企的江湖,从技术到市场,没有什么比“动动脑子”更有说服力。

但看得再仔细些,这里头也藏着一些“小九九”。比如赛力斯计划到2026年在欧洲、中东等区域开设100家体验中心,还将与华为合作建设超充网络,目标覆盖全球高速公路的80%。这种全球化布局背后其实挺有“野心”的,仿佛告诉所有人,“赛力斯不仅仅是中国的赛力斯,它要成为世界的赛力斯”。这样的志向固然让人点赞,但也是把挑战的“帽子”戴得更高,毕竟出海并不全是阳光与沙滩,现实还有寒潮与暗流。

赛力斯冲刺港交所IPO华为加持下的“新网红”能否撑起全球野心?-有驾

要知道,在赛力斯通往上市的赛道上,有华为这个“合伙人”的助力,让品牌飞速成长。问界系列推出后,销量暴涨,财报数据也亮眼得让人心动。但同样,会不会有人忍不住要问,“深度绑定”是否意味着深度依赖?当赛力斯的营收构成超过90%靠华为时,这种“一棵树上吊死”的模式着实让人有些入戏太深了。华为今天是圆梦助手,万一哪天“友情疏远”成了亲密关系的休止符,赛力斯又该何去何从?

更耐人寻味的是,华为已经不是只扶持赛力斯一个“学徒”,现在不仅和奇瑞、北汽等车企大搞生态合作,还推出各种“×界”车型,赛力斯再想吃独家红利显然没那么容易了。都说科技领域犯不着“吃醋”,但这多个品牌抢资源的现象,多少让人有点当年无数手机厂商围绕芯片争高下的即视感。赛力斯能否保持其在华为生态中的“VIP待遇”,恐怕是个悬念。

赛力斯冲刺港交所IPO华为加持下的“新网红”能否撑起全球野心?-有驾

当然,赛力斯也知道不能只靠别人“输血”,自己也得下狠功夫。今年以来,它先是引入50亿,一挥手买了华为旗下引望智能的10%股权,还马不停蹄地研发豆包大模型。这波操作果然是“各处撒钱到位,苟住未来就稳”。这种押注科技的手法固然能让短期目标显得豪气冲天,可也有风险如果技术跑不赢时间,丰厚的投资只能变成恐怖的吞金怪。

站在消费者角度,吃瓜群众大概关心的是价格和产品体验。华为“鸿蒙智行”加持的智能化体验自然够酷炫,但毕竟赛力斯也不是低价入场。以往问界多款车型定位中高端,这就需要问界在产品创新、市场服务上持续让用户有“幸福叠加”的感觉,而不是“花钱买到了品牌光环,最后吃亏买单”。

赛力斯冲刺港交所IPO华为加持下的“新网红”能否撑起全球野心?-有驾

赛力斯这一场IPO,注定会成为新能源车企争相效仿的范例——如何借撬动市场,如何在合作与独立间挑个平衡点,如何让全球消费者信赖品牌。上市可以把公司推向高光时刻,但也在市场放大了所有风险。赛力斯这场戏开头够抓人,接下来是喜剧还是冒险片,就看它能否让技术与市场齐头并进了。

最后,赛力斯的这场游戏,你看出了什么端倪?技术红利越薄,竞争越烈,就算华为不离不弃,这场路能走多远,又有谁说得准?这个问题不需要回答,只需要思考,你会不会愿意为这场“梦与现实”买单?

赛力斯冲刺港交所IPO华为加持下的“新网红”能否撑起全球野心?-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