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增程版,实用“星舰”or路线迷航?——2025成都车展后的一地鸡毛与满地机会
你见过一台看着像科幻飞船,开起来却还送你“油箱续命”的MPV吗?2025成都国际车展,小鹏X9增程版横空出世。新能源江湖本来一马平川,眼看理想死磕增程,特斯拉死守纯电,谁能料到——昔日“智能化老玩家”小鹏,也要分一杯增程的羹。电驱情怀党一夜无眠,油腻老司机含泪点赞“电油双修,咱就图个踏实!”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一场重大“投诚”,到底是打破新能源陈规,还是自乱阵脚,搞成“这也要,那也舍不得”的四不像?这事儿悬!
怎么说,这波小鹏X9增程版,基本就是一盘“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大杂烩。理想是一头扎进增程池,特斯拉高喊“纯电信仰”,偏偏小鹏玩起双标——前脚嘲笑别人油混不纯,后脚自个儿也鼓捣增程。网友们一时间吵成一团有的说小鹏真会取舍,补上短板无敌手;也有骂它“无主见+投机取巧”。有人家长里短地感慨“X9要成增程爆款,那咱车市格局可真又要洗一遍了!”这盘棋下得再妙,成功与否还得看真刀实枪的市场反馈。你问我到底行不行?憋急,得慢慢剥开“星舰外壳”,摸摸里头有几两真金。
先说外观。小鹏X9这造型,放在成都街头绝对是拎得清风阻低、线条硬,一上路立马成焦点。有网友用东北味吐槽“这车咋像刚刚从啥实验室‘偷溜’出来的?”年长用户普遍皱眉,年轻人倒是喊过瘾。可问题也明显——家用车讲究耐太超前的设计,险些让你丈母娘都分不清是车是太空舱。
内饰方面,小鹏依旧走极简科技路线大屏、HUD一应俱全,就是不玩豪华堆料那套。对比下理想那个“全家看电视”的三联屏,X9更像是理工男,靠谱,操作顺溜,氛围灯也点到为止。这要是技术派司机,新鲜劲肯定有;假如追求商务范的老板,估计心头还是惦记着GL8那满满的厚重感。
说到空间,MPV搞第三排基本都是“纸糊”装饰品,能让身高180的爷们坐得下,还能塞上三个登机箱的,圈内真不多。之前我帮朋友试车,三大两小外加行李,后排压根没挤作一团。这下子,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不用再抓阄决定谁坐“小马扎”了。实话说,有点新意。
动力这块,小鹏终于下场救自家“里程焦虑”的老病根。1.5T发动机+单电机,日常全靠电,长途一脚油门说走就走。纯电X9续航那是纸面数据美得让人眼馋,真到春节排长队充电的时候,看看高速服务区里大家的表情,比火锅店抢座还热闹。有了增程,既不担心城里堵桩,也不用愁出远门路上半夜“摸黑找桩位”。如果真实油耗能下探到6-7升/百公里,不吹牛,小鹏这回真是找对路数了。
至于智能化,是小鹏的卖点——城市NOA、L2级辅助驾驶全都配齐,还是终身免费。这对那些要带家出游、怕高速长驱疲劳的司机来说,就是大救星。我去年打卡广州,自动并线绕施工,虽然偶尔犹豫,结果还是让我心服口服。当然理想对标的是“家庭娱乐头等舱”,小鹏更像老板的贴心秘书,每个细节都在效率上使劲。
对比竞品,一道大账单给你念叨一下理想Mega主打高端纯电,月销能上五千,但充电焦虑人尽皆知;腾势D9一套插混加纯电路线,牌面认得,销量也稳,价钱嘛普通人咬咬牙;别克GL8是商务常青藤,可新能源浸润的速度嘛,比四川火锅的底料还熬得慢。X9增程的优势,恰好就卡在这几块“绊脚石”之间。
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觉得小鹏X9增程版稳了?且慢,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表面看风平浪静,实际是“暗流涌动”。先说“星舰外貌”这事吧,不得不承认,这一波审美风暴未必能席卷所有消费者。懂车的小伙伴或许觉得风格独特,但要命的是,家用车最终的决定权,80%还是“丈母娘一票否决权”,你要让家里人都喜欢,那还得“接地气”点才行。
再一个,增程系统说白了还是个新东西。你别看1.5T发动机+电动机在纸面参数上漂亮,真用起来“油电切换无缝衔接”才是硬道理。隔壁理想和腾势已经在增程领域玩了好一阵,小鹏这回迈一步,没人敢拍胸脯保证它“上来就成熟”。万一油耗虚高,故障率突增,非但没能化解里程焦虑,还把本来的“纯电智能好感”也给搭进去,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说价格。纯电X9要36-42万,这价位吓退了不少老实人。增程版只要定价落在29.98万以内,想必会“门庭若市”。可小鹏如果还抹不开面子,标个32、33万,就很容易在腾势和理想之间被夹成“夹心饼干”。中国最卷的地方不是课堂不是街头,而是30万级别的新能源车市。你定价高了,消费者问你凭啥,比拼实用豪华智能,哪家都不怂。
可真正让局势“拧巴”的,是小鹏这次战略“自我叛变”的意味儿。新能源三国杀,本来各家守着自个招牌活得滋润理想增程,特斯拉纯电,小鹏主打智能,谁也不随便踩线。这一回小鹏下场“自己打脸”,给自己安了个增程器,既补短板也抢蛋糕。从生意角度叫市场顺势而为,从“粉丝情怀”来却像极了东北大妈买菜“先嫌贵不买,转头发现实惠兜不住”。
这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先说外观,其实小鹏一直没想走商务GL8那条土豪路线,定位就是一群追新科技的年轻家庭。可“星舰风”虽拉风,是真不接地气,真到选车那一刻,“好看能当饭吃吗?”别和中国人开玩笑,买MPV哪次不是爹妈点头、孩子喜欢、丈母娘满意?超前审美这块,“走心”的要变成“走量”的,就像豆腐乳下饭,想吃也得有人敢下嘴。
动力部分,对比腾势D9和理想Mega那些“插混+纯电自由切换”的玩法,小鹏着实没有绝对压倒性优势,只能靠智能化抢戏。但问题来了,车机+辅助驾驶再牛,其实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就是“买菜路上自动并线”,到了拼价格的时候,还得拼“真香定律”。就像东北人爱撸串,讲究的不是调料多精致,而是分量足实惠。
价格博弈更是关键。小鹏要是月底把增程X9定价拍在28.88万这个“谐音梗”上,保证朋友圈都刷屏。如果继续装着“高贵”,跟腾势D9打擂台,那销量估计就成了小鹏的心病。毕竟卷到怕的不是对手,是自己的定价迷失。
智能化这块,小鹏确实手头有“杀手锏”。一旦城市NOA真能升级到复杂路况无缝通过,那再加上油电自由,市场口碑简直要炸。但坦白讲,技术这种事,不怕掉队就怕翻车,九分智能一失控,用户群体可是口碑翻脸比翻书还快。
眼瞅着增程版小鹏X9眼看要大火,现实却总是喜欢给希望泼一盆冷水。表面上车型配置、动力智能化一样不落,搞得如火如荼;可背地里,各家的战略分歧越来越大。
一边是传统车企死守油耗实测和舒适空间,三代同堂出门旅行还得发微信通知邻居“我们全家出动”;另一边,小鹏志在智能“遥遥领先”,把车晾在停车场里遥控泊车、远程监控标配,结果到头来很多老司机最关心的还是—后排能不能搁下亲戚送的大白菜和土特产。
技术更新太快也是个坑。去年刚吹捧“纯电NOA”,今年就又吹成“增程新红”。弄得买车一族直呼“手里车没两年就得打对折”,谁也不敢先下手买。尤其老一辈主意大、钱包紧的人,反而喜欢等两年瞅瞅别人翻没翻车。就连身边一哥们,都嚷嚷着这年头“什么最新别买最新,还是用过的皮实。”
分歧也体现在消费心理。部分人抱着“科技改变命运”的激动心情,为新技术买单;也有人喊着“新瓶装老酒,一试就露馅儿”。大家各守一亩三分地,谁也说不服谁。X9增程版想左右逢源,最后极可能陷入“两头不到岸”的尴尬境地——既没抢来“熟客”,又没吸引来“新粉”。
都说小鹏这回做“增程爆款”的算盘打得溜,怎么看怎么像大家盼着新王登基。可你细品品,这一波玩法,是不是有点“两头讨好、最后四不象”?市场的路子就摆在那既不能像毛衣那样“这也要,那也舍不得”,也别妄想一出新车,大家全都蜂拥买单。要真是像我隔壁王大爷讲的,“做饭讲究咸淡适中,别信‘啥锅都能装下水饺’。”看似X9增程版稳如老狗,一不小心就成了搁板上的“试验品”。莫非这正是国产新能源的宿命?你说这是不是该反思下!
盘点小鹏X9这个“既要油箱又要电池”的星舰派,您觉得它能不能溜进丈母娘的法眼,还是真要被“价高又前卫、两头不着调”的魔咒牵绊?都是为“家庭实用智能”买单,您选涨潮的腾势D9、死磕纯电的理想Mega,还是押宝小鹏X9这艘“油电双修大飞船”?是新物种爆发,还是下一位“试水马失前蹄”?欢迎下方留言,大实话使劲砸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