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5年不换危险吗,3招自检避开爆胎,老司机教你省千元!

我们每天驾驶汽车出行,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但我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发动机是否平顺、内饰是否干净上,却很容易忽略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那四条默默无闻的轮胎。

很多人觉得,只要轮胎看着不破、花纹还在,就能一直用下去,甚至开上个七八年。

然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疏忽,却可能在高速行驶时演变成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轮胎5年不换危险吗,3招自检避开爆胎,老司机教你省千元!-有驾

统计数据显示,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中,由轮胎故障,特别是爆胎引发的比例相当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那么,轮胎到底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保质期”?

我们普通车主,在不去修理店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轮胎是否还安全呢?

今天,我们就用最朴实的话,把轮胎安全的那些事儿一次性说清楚。

首先,我们必须纠正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认为轮胎的寿命只和磨损程度有关。

实际上,时间是轮胎更隐蔽、也更危险的敌人。

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而橡胶制品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任何塑料或橡胶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老化。

即使您的车常年停在车库里,很少开动,轮胎也会在与空气接触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受到紫外线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内部的化学结构会慢慢变质。

这种老化会让橡胶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变得又硬又脆。

一条使用了五年以上的轮胎,即便花纹看起来还很深,其性能也已经大打折扣。

这就好比一根放了很久的橡皮筋,看着好好的,但你一用力拉,它可能就直接断了。

同样,老化的轮胎在高速行驶时,由于胎体不断发热,其脆弱的内部结构就极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撕裂,最终导致爆胎。

轮胎5年不换危险吗,3招自检避开爆胎,老司机教你省千元!-有驾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轮胎“几岁”了呢?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极其重要的知识点。

在每条轮胎的侧壁上,您都会找到一串由四个数字组成的编码,通常在一个椭圆形的框里,比如“2523”。

这串数字就是轮胎的“出生证明”。

它的解读方法是:后两位“23”代表生产年份,即2023年;前两位“25”则代表当年的第25周。

所以,“2523”就表示这条轮胎是2023年第25周生产的。

行业内和众多汽车制造商普遍建议,轮胎的使用年限不应超过5到6年,从生产日期算起。

所以,请您现在就去检查一下爱车的轮胎,如果计算下来已经超过了这个年限,无论它跑了多少公里、花纹看起来有多新,都应该把它列入更换计划。

这笔花费,是对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最直接的投资。

说完了时间这个“隐形杀手”,我们再来谈谈看得见的磨损。

轮胎表面的花纹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加抓地力和在雨天排出路面积水,防止车辆打滑。

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花纹会越来越浅,当它磨损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关键性能就会急剧下降。

轮胎5年不换危险吗,3招自检避开爆胎,老司机教你省千元!-有驾

国家标准规定,轮胎胎冠花纹深度磨损至1.6毫米时就必须更换。

为了方便车主判断,轮胎设计师在胎面的沟槽里设计了“磨损指示标记”。

您可以在轮胎的纵向沟槽里仔细找找,会发现一些小小的、凸起的橡胶块。

当胎面磨损到与这些小方块齐平的高度时,就说明轮胎已经达到了更换的极限,此时它的排水能力几乎为零,雨天行驶会非常危险。

如果觉得找那个小标记有些麻烦,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土方法,只需要一枚我们常用的一元硬币。

您把硬币垂直插入轮胎的花纹沟槽中,注意是国徽那一面朝向自己。

如果插进去之后,您还能清楚地看到硬币边缘上“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的顶部,那就说明花纹深度已经不足,抓地力堪忧,是时候考虑更换了。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专业工具,是咱们普通车主自检轮胎磨损情况的绝佳帮手。

除了正常的老化和磨损,我们还要特别警惕轮胎可能出现的“外伤”,有些损伤是无法修复的,一旦出现就必须立即更换。

第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就是“鼓包”。

如果您发现轮胎侧壁上出现了一个像肿瘤一样向外鼓起的包,这说明轮胎内部的帘布层(相当于轮胎的骨架)已经断裂,仅靠外层的橡胶在支撑着巨大的胎压。

这种状态下的轮胎极其不稳定,随时可能在行驶中因为颠簸或升温而发生剧烈爆炸,后果不堪设KOM想。

轮胎5年不换危险吗,3招自检避开爆胎,老司机教你省千元!-有驾

所以,一旦发现鼓包,请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立刻低速行驶到最近的维修点进行更换。

第二种是侧壁出现明显的裂纹。

如果轮胎侧壁布满了龟裂的细纹,像干裂的土地一样,这也是橡胶严重老化的信号,说明轮胎已经非常脆弱,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种情况是关于补胎。

胎面被钉子扎了,通常可以通过蘑菇钉等方式进行有效修补。

但是,如果一条轮胎已经修补过三四次,其整体的结构强度就会下降,不建议再用于高速行驶。

更重要的是,轮胎的侧壁是绝对不能修补的。

因为侧壁是轮胎最薄弱且在行驶中形变最大的部分,任何修补都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最后,为了让四条轮胎能够更均匀地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还应该养成定期进行轮胎换位的习惯。

通常,家用车都是前轮驱动,前轮既要负责转向又要负责驱动,所以磨损速度会比后轮快很多。

建议每行驶一万公里左右,将前后轮胎进行对调。

同时,在更换新轮胎或者进行轮胎换位后,一定要做一个“动平衡”。

这是一个通过在轮毂上增加小铅块来校正车轮重量分布的工序,如果没做,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抖动,不仅影响驾驶舒适性,还会加剧轮胎和悬挂系统的不正常磨损。

总而言之,汽车安全无小事,而轮胎作为承载一切的基石,更值得我们多花一点心思去关注。

定期检查轮胎的生产日期、磨损程度和外部状况,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才能真正把行车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