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层20年工龄签字拿走50万欧元分手费,北京奔驰1.3万名员工贡献集团27%净利润,HR回复:此计划不适用大中华区

德国中层20年工龄签字拿走50万欧元分手费,北京奔驰1.3万名员工贡献集团27%净利润,HR回复:此计划不适用大中华区

9月底的斯图加特,特斯拉柏林工厂的HR把招聘摊位直接摆进了奔驰总部食堂。

横幅、简历、iPad,一应俱全。刚吃完午饭的奔驰工程师们,端着咖啡走过去,看看给多少钱,工龄怎么算,股票期权什么时候兑现。三天时间,1300份简历。有人现场就把工牌摘了,塞进背包,跟HR约了下周面试。

这些人手里,大多攥着一份刚签的协议——自愿离职计划。20年工龄的中层,月薪2.2万欧元,基础赔偿加早鸟奖金加沉默费加年假折现,算下来41万欧元。税后还能剩27万多,够在柏林市区买套70平的老公寓。

消息传回国内,北京亦庄的奔驰工厂炸了锅。

“咱们怎么赔?”有人在内部论坛问。HR的回复来得很快,也很简洁:“不适用大中华区。劳动合同主体、适用法律及薪酬结构存在差异。”

差异在哪儿?北京这边1.3万名员工里,劳务派遣占了38%,正式工平均工龄才6年多。按国内N+1的标准,就算干满20年封顶,21个月工资,大概60来万人民币。德国同岗位的七分之一。

更微妙的是时间点。北汽集团今年刚跟亦庄签了“稳岗协议”,承诺2027年前不裁员,换了40亿的新能源补贴。钱拿了,这个口子就开不得。

那50亿欧元从哪儿省出来的?

奔驰CFO在投资者电话会上算了笔账:28亿砍人力,22亿砍项目。

下一代A级B级不做了,省8个亿。跟蔚来在欧洲的换电合作黄了,违约赔2亿但长期能省7亿。巴西工厂关门,一次性支出3亿,往后五年省5亿。V12发动机不升级了,又是4个亿。

这些决定,都是董事会9月30号连夜开会拍板的。文件编号GB-2025-42,在德国商业登记处能查到。汽车行业就是这样,扩张的时候什么都敢上,收缩起来也不留情面。图纸废掉就废掉,产线封存就封存。

那个“加速奖金”设计得挺有意思。9月底前签字多给15%,10月降到10%,明年一季度只剩5%。HR发的邮件里还带个倒计时动态图,每天更新已签字人数。心理战打得明明白白——72%的人都扎堆在9月最后一周签的。

工会IG Metall倒是没闹起来。据说私下跟管理层换了条件:你们裁老人,但卡塞尔的电池工厂不能关,1600个电池工人得内部转岗。协议编号Betriebsvereinbarung Nr. 325/2025,斯图加特劳动局有备案。工会内部也有人骂,说是“拿年轻人饭碗换老人降落伞”,但投票还是71%通过了。

中国市场在这局里扮演什么角色?

2025年上半年,奔驰全球净利润45亿欧元,同比腰斩。北京奔驰通过权益法给集团入账12.3亿欧元,占了净利润的27%。

德国中层20年工龄签字拿走50万欧元分手费,北京奔驰1.3万名员工贡献集团27%净利润,HR回复:此计划不适用大中华区-有驾

换句话说,如果把中国合资收益剔出去,集团汽车业务实际可能是亏的。德国总部在电话会上承认了这点,只是说法比较委婉。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中国员工不参与裁员,但用利润帮德国总部付那些分手费。脉脉上有人吐槽:“我们不裁员,但裁的是年终奖。”去年北京奔驰的年终奖系数从2.2降到1.5,人均少拿3万多。

EQE和EQS两款纯电车,库存已经堆了3个多月,深度达到3.2个月。行业红线是1.5个月。亦庄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2%,空出来的产线用白布蒙着。

校招也冻结了。10月中旬内部通知下来,2026届秋招暂停,已经发offer的91个研究生转成“候补”,等明年春天看情况。HR私下说,如果德国总部明年再砍一个中国专属平台,北京这边就得“自然流失”了。

那些拿了钱的德国员工去哪儿了?

特斯拉在食堂摆摊那三天,收了1300份简历,面试了480人,发了190份offer。宝马奥迪也跟着进场抢人,但条件没特斯拉给得痛快——工龄连续算、8000欧搬家费、1000股期权。

汽车行业就这么大个圈子。今天你裁我,明天我可能就在对手那儿调你的车。斯图加特的工程师,跟慕尼黑的、沃尔夫斯堡的,聚会时能碰到一堆前同事。谁也不说破,端起啤酒碰一下,继续聊技术。

有人拿着27万欧元税后,在柏林买了套70平的老公寓,屋顶装了光伏和储能,算下来年化收益6%,每月被动收入1200欧,接近德国法定退休金水平。还有人全买了ETF,过去十年年化8.3%,赌20年后能滚到130万欧。

这套离场理财方案,是奔驰财务顾问给做的PPT演示。被人上传到公开论坛后,24小时下载了4万多次。评论区有人说:“这是奔驰给的最后一课。”

下一步呢?

Handelsblatt 10月底爆了个料,说董事会在评估“Tier 1.5”计划——再砍1万人。

方式从“自愿”变成“协商+强制”。先关霍根海姆的F1引擎工厂,550人;把IT外包给IBM,涉及2200人;全球9条变速箱产线合并成4条,再减3800人。如果这个计划落地,2027年员工总数会跌破10万,比2020年峰值少了接近三成。

奔驰中国的回应是“非正式讨论”。但业内人士担心,一旦德国总部继续收紧,中国专属平台项目EQG、MMA也得跟着瘦身。

这两年常听人说行业寒冬。寒冬里,有人拿着50万欧元体面离场,有人守着饭碗不敢松手。市场向来不讲情面,谁的成本低用谁,谁的利润高靠谁。

开车的时候,油门踩下去那一脚,引擎轰鸣声背后,是全球几十万人的生计、几百亿的利润分配、无数个家庭的焦虑和期待。

只是这些东西,不会印在车标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