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谈中国汽车高端化,大家都说国产品牌“越来越贵”,以前咬咬牙买个合资就是面子,现在咬咬牙买国产也是面子了。为啥会变成这样?咱先抛个问题:中国高端汽车,到底缺啥?
你说缺技术,好像不全是,现在智能化、电动化哐哐卷,车里给你装得跟太空舱似的。你说缺品牌积淀,好像也说得过去,毕竟奔驰宝马一百多年走到今天,但咱们国产品牌弄了三十多年才开始往上冲。你说缺设计、缺底盘质感,造车新势力天天去欧洲开发布会,敢号称“全球最强底盘”了。但真掏钱包的时候,真买五六十万,甚至上百万车的人,还是觉得心里没底,这里面到底缺点啥?
其实大家心里明白,高端,不是硬件拼装加出来的东西。你让一台车再怎么智能、配置再怎么高,它最值钱的地方还是用户对它的信赖和那种用起来能踢出“高级感”的东西。这种高级感,说白了,既要科技新,又得底蕴厚,别一开就觉得是个高配玩具。可这,老一批国产品牌做不到,新势力再努力,底气还差点火候。
就说最近这事儿,华为和广汽合伙弄了个新品牌——启境。又一个国产高端,你是不是第一反应,这不就是又来抢蛋糕?可你再琢磨琢磨,启境和理想、蔚来、仰望这些对手到底有啥区别?是个大厂和一家科技公司强强联合,华为早都不甘心只当一个“部件供应商”了,广汽也是传统大厂,手里拿着实打实的制造工艺。这回二者一拍即合,想搞“智能汽车界里的中国新名片”。
有些人觉得,车嘛,能跑能开就行,智能科技什么的都是忽悠。但你外面看,当下卖得最火的问界也是靠着华为的智驾和座舱风风火火,百万级别的仰望能卖起来还是靠自主研发拉出来的差异,说明市场是真缺这种能代表中国技术和品质的“新物种”。问题在于,以前科技和制造总是各自为政,传统车企喜欢把科技公司当外包商,自己主导一切,科技公司一言不合就甩包走人,从来没形成谁带头谁补短的合体打法。这次启境是合署办公,华为来牵头,高层绑定,团队日常一起泡,完全换思路。
如果说以前车企找科技公司就是“买芯片、买供应、买系统”,那这次直接是“从头到尾一起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模式其实小厂做不来,大厂更难接受。毕竟中国汽车圈谁都不愿意让别人指挥,尤其是有话语权、有资源的大国企。但华为和广汽偏偏能彼此搭台——广汽把自己造车那点家底,供应链、三电、总装一股脑抖出来;华为则是玩命下注,把鸿蒙、自动驾驶全都用上,营销也进来,渠道重新搭,力图破老套路。
你就想想,以前传统品牌是啥打法?一边打价格战一边拼配置,越高端越容易被用户诟病“只会堆料不会调教”,基础工程、车身结构啥都得跟着外国人学,人家搞个平台随便一个小升级都能卖点“血统”。新势力反过来,拼用户服务、科技感,动不动OTA、远程升级,但“开起来飘不飘,坐起来结不结实”,总被老司机挤兑。这两拨人合体,恰好互补。你技术牛,我制造牛。你管体验,我抓质量。以后谁还能抓住高端客户的“心气”,说到底还是这套“双枪流”的内力。
不过高端市场真像传说那么好拿吗?其实一点也不。用户已经被教育得很挑剔,30万、50万、100万的车,都有人在野蛮试错。仰望弄个百来万的越野车就有人买单,理想、蔚来平均单车毛利抬起来了,比亚迪高端化再生猛也会遇到品牌天花板。启境一进来,把全国最能卖高档车的一百多家经销商“老炮”都拉过来,这帮人天天盯着奔驰、宝马、雷克萨斯,能看上你,不是因为眼红利润,而是觉得“这盘货有戏”,乐意砸钱进去陪着干。这在汽车圈,是比所谓“新模式”还难得的信号。
再回头看,市场是不是已经“卷无可卷”,消费者是不是已经开始疲惫?我的感觉,没人嫌高端多了一个,但大家确实在等什么品牌能不仅仅是价格高、配置高、UI好看,而是真的能让人用久了、看久了,觉得“值得”“不后悔”。你要说启境就能一口气抢下所有高端用户,那有点乐观。但如果它真能把中国的工艺水平、中国的智能能力彻底揉在一起做到极致,那说明——国产高端车已经不是别家的“廉价副本”,是自带原创DNA的自信派。
有没有人怀疑启境也会变成新一轮炒作的“高配合集”?肯定有。中国汽车市场再大,永远有人觉得新品牌是噱头多、实力少。但坦白说,事到如今,你光靠“配置拉满”已经远远不够了,用户对价值认同在变,对文化、审美、服务的要求也在变。行业当然想要一个不光跑得快、长得好、用得顺,还能让人产生情感链接、信仰归宿的品牌。否则你说为啥“蔚小理”还得拼命讲故事,问界、智界还得靠“遥遥领先”壮胆?
其实“高端化”这个词,放在今天说未必只是贵,是消费者敢不敢从心底接受你是“真正的高端中国车”,认不认可你定义的“未来感”和“身份感”。高端不是看你把钱花在哪儿,是你能不能让人觉得“这钱花得值”。
看到这,问题回来了,咱们中国高端车还差什么?有的车缺技术,有的车缺工艺,有的甚至缺魂。但真要说最难补的,就是“信任”和“归属”。华为和广汽通过启境试着答这道题,它不是简单回答说“我有多快多高科技”,而是能不能给你一个愿意长期共情共生的产品和品牌。
时代变了,用户变了,企业打法也在逼着变。这次启境,是广汽的制造底蕴加华为的科技灵魂,两头都能打,有可能是中国汽车行业一次全新飞跃。它能飞多远,关键还是得看有没有能力在细节、体验、价值观上重新建立“高级感”,让人们真心实意接受这就是中国汽车高端的“新常态”。
市场能不能再诞生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奔驰、宝马?能不能有一天,国外的媒体也得老老实实承认这是“世界一流”?这不是哪个明星老板、哪场发布会能决定的,而是每一台车、每一个用户一点一滴支持和选择出来的。
总之,启境只是开了一个头,中国“高端车”这条路,还远着呢。咱们得一起看看,这股“新势力+老底蕴”的组合拳到底能不能打得出不一样的未来。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