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身边聊的话题,十有八九都离不开新能源车。
今天你换了电车,明天他定了插电混动,大家讨论的都是续航多少公里、充电快不快、车里的屏幕大不大。
好像在一夜之间,以前我们熟悉的那个烧汽油的发动机,就要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一家我们都很熟悉的中国车企——奇瑞,却接二连三地搞出了大新闻,而新闻的主角,恰恰就是那个被很多人认为快要过时的发动机。
这事儿就有点意思了,最新的第六代发动机还没正式装车,第七代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参数就直接公布了,这一下让很多人都看懵了。
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难道在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还得重新认识一下内燃机的潜力吗?
奇瑞这波操作,究竟是单纯地展示技术实力,还是背后藏着更深远的考虑?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让人惊掉下巴的第七代发动机。
就在最近,奇瑞对外公布了他们正在研发的第七代混动专用动力系统的一些关键信息。
其中这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数据非常亮眼,最大功率能达到210千瓦,峰值扭矩更是有430牛米。
可能光看这两个数字,大家没什么直观感受。
咱们可以找个参照物比一下,很多大家熟知的豪华品牌,比如一些德系车上用的2.0T高功率发动机,功率和扭矩都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也就是说,奇瑞这台还没正式量产的发动机,在动力性能上,已经超过了不少市面上正在销售的所谓高性能发动机。
更关键的是,它还是一台为混合动力系统量身定做的发动机,这就意味着它追求的不仅仅是爆发力。
真正让业内人士感到震惊的,是它的另一个指标——热效率。
公布的数据是45.95%。
这个“热效率”是个专业名词,但理解起来很简单。
就好比我们烧开水,一壶水烧开了,到底有多少热量真的被水吸收了,又有多少热量散发到空气里浪费掉了。
发动机也是一个道理,我们加进去的汽油,在燃烧后产生的能量,有多少能真正用来驱动车轮转动,而不是变成废热通过排气管和散热器排掉。
这个比例越高,就说明发动机越省油,对能源的利用率越高。
在过去,普通家用车的发动机热效率能超过35%就算不错,能达到40%的都已经是行业顶尖水平。
而奇瑞直接把这个数字推高到了接近46%,这几乎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汽油发动机能达到的天花板级别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奇瑞还用上了一些听起来很复杂的“黑科技”,比如“三曲轴设计”,实现了高达26:1的膨胀比。
咱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它能把每一滴油燃烧后产生的能量压榨得更干净、更彻底,让动力输出的过程更充分,从而达到极致的省油效果。
就在大家还在为第七代发动机的强悍性能感叹时,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
因为就在上个月,奇瑞才刚刚高调地宣布,他们的第六代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成功点火,当时还上了新闻。
那台第六代发动机公布的一个核心数据是,热效率预计将高达48%!
这下大家就糊涂了,怎么刚发布的第七代发动机,热效率反而比第六代还低了呢?
难道是技术退步了?
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奇瑞作为一家技术型企业的严谨和务实。
这两台发动机的定位和用途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台热效率高达48%的第六代1.5T发动机,它的设计目标非常纯粹,就是要做一个最高效的“发电机”。
在未来的混动车里,它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会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以最省油的转速稳定运转,只负责发电,然后由电机来驱动车辆。
就好比一个专职的后勤保障人员,他的任务就是以最低的消耗,提供最稳定的能量支持。
为了达到这个单一的极致目标,工程师可以把所有技术都用在提升那个最佳工作点的效率上,所以能刷出48%这样惊人的峰值数据。
而第七代2.0T发动机则不同,从它强大的动力参数就能看出来,它是一个“全能选手”。
它不仅要会高效发电,还要随时准备亲自上阵,在急加速、高速巡航等需要强劲动力的时候,直接参与驱动。
它需要在各种不同的转速和负载下,都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效率和强劲的动力输出。
这就好比一个十项全能的运动员,他可能没法在马拉松这一个单项上跑过专业的马拉松冠军,但他的综合能力无人能及。
所以,第七代发动机45.95%的热效率,是兼顾了强劲动力和宽泛高效区间的成果,其综合技术难度和实际价值,可能比单纯追求一个峰值数字要高得多。
除了这两台备受瞩目的新发动机,奇瑞还公布了一款相对低调的第五代1.5T混动专用发动机。
有意思的是,这台发动机用的是技术上相对“老”一点的歧管电喷技术,而不是现在主流的缸内直喷。
它的功率参数比直喷版略低,但热效率同样做到了45%的优秀水平。
奇瑞为什么要回头去做一个技术上看似“降级”的产品呢?
这背后其实是奇瑞的全球化布局。
我们知道,缸内直喷技术虽然先进,但对油品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而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加油站的油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在这些市场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推出一款不那么“挑食”的电喷发动机,就成了一个非常明智和务实的选择。
这表明奇瑞在开发技术的时候,不光是盯着实验室里的最高数据,更考虑到了全球不同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
这恰恰是一家成熟的国际化大企业该有的格局和视野。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疑问,在一个人人都说电动车是未来的时代,奇瑞为什么还要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和成本,去死磕内燃机这个“传统手艺”呢?
这恰恰是最高明的战略远见。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纯电动车并不会是唯一的选择,各种形式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插电混动和增程式,将会和纯电动车长期并存,共同组成市场的基本面。
而一套优秀的混动系统,它的根基和灵魂,正是一台高效、平顺、可靠的发动机。
电驱系统再先进,电池容量再大,如果缺少一个强大的能量来源,那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奇瑞现在做的,就是为自己在未来的混动时代,打造一颗最强劲、最可靠的“中国心”。
其次,这也是从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自主的角度出发的深谋远虑。
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而电池的上游原材料,比如锂、钴等资源,定价权并不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过度依赖单一技术路线,始终存在一定的风险。
而内燃机技术,是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并且做到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把这项技术牢牢抓在手里,并且不断地将它推向新的高度,就意味着我们多了一张底牌,多了一份从容。
这是一种技术自信,更是一种战略自信。
它告诉世界,中国汽车工业不仅能在新兴赛道上领跑,也能在传统赛道上实现超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