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升级

安徽这次问鼎新能源车产量全国第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是不是改了统计方式,这才冲上来的。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数据摆在这,统计调整确实带来了点增量,但顶多也就占到两成。关键还是安徽这些年真的在埋头干事,五年里新能源车产量翻了十五倍,这种增速你说光靠“统计”弄得出来?这背后是踏踏实实的积累,一年一年地抢着机会往前冲,不是吹出来的。

说起安徽,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江淮大省”“农业大省”的印象,其实他们汽车这块,尤其还是新能源,真的已经悄悄攒出家底了。你要问安徽凭什么能冲到全国第一?最根本的三点:产业链完整,政府企业一条心,稳打稳扎下苦功。

合肥和芜湖这两座城市,可以说是安徽汽车的双核心。全省七成以上的增长,基本上都靠这俩地方拉动。合肥? 蔚来,比亚迪、江淮全拉到家门口,芜湖有奇瑞这个优等生撑着台面。别的省新能源企业跟零配件企业到处散着,一点风吹草动就断链,安徽这边不一样,造车七家大整车厂、三千多家零部件企业,什么电池、底盘、芯片、算法、动力、智能系统、回收利用,从上游到下游,基本都能在省里闭环。大家都在一条线上干活,沟通也快,合作也省劲。

有人问,怎么就安徽行,其它地方想干为啥不行?关键就在于合肥、芜湖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能合起来用力。合肥干事最大特点,就是执行力,去年比亚迪在合肥落子,从签约到第一台车下线,才用了十个月时间。这速度,说真的,在国内这么多城市里,能做得到没几个。因为政府在很多细节上给足了便利,不光拿地快、批手续快,该配套的一条龙全跟上,好多城市想学,但没人家行动力大。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升级-有驾

再看看安徽咋投新势力车企。2020年蔚来熬不住了,钱快烧光了,安徽直接用政府基金下场,拉了一把。那会儿全国都在观望,只有他们敢下手,而且不是直接扔钱给你,而是用基金、信贷、跟社会资本一起“风险共担”。说白了,就是用市场方式带动更多的钱进场,还出台了全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条例,把发展新能源产业写进了地方性法律。你能看到,他们是真打算做长线的,想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扎根、本地起链,不是干一票走人的买卖。

省里这些工厂,不光有规模,技术也在升级。蔚来新桥工厂,一个车间里就上了九百多个机器人,一个车门装好不到两分钟,而且地底还拉着90公里的光纤,机器人自己能“商量”怎么装车。江淮那边,引进了华为的数字孪生系统,车间内每秒“抓”三十万条数据,产线自己会分析、自己调整,甚至设备故障了还自动报警。奇瑞那台世界牛气的混动车发动机,热效率做到48%,你说别人能跟上?国轩高科的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全是自己家中国造,蔚来ET9身上17项技术都是全球第一次用,全靠创新,不是东拼西凑抄来的。这已经不是传统造车,是智能制造、数据工艺一起上,门槛大大提高了。

你说这还不算啥,再看看出口。安徽去年汽车出口全国第一,一口气卖了95万辆,相当于全国四分之一。而且人家不靠什么外贸公司中间商,自己的滚装船“黄鹄”号直接开到地中海,奇瑞和江淮自己跑中欧班列,今年7月还开出了全国第一单TIR国际公路运输,连第四条公路海外通道都打通了。奇瑞连续二十多年中国出口第一,产品卖到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关键是物流、渠道、售后全都自己管,掌控在自己手里。你说别的地方干嘛靠代理?因为人家没这个底气和能力呗。

还有人说,安徽是不是“靠运气”?其实根本不是。地方上根本不止盯着产量第一这块招牌,人家的思路更长远:新能源汽车搞到一定阶段,还想把车、能、路、云全部串联起来,做成世界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地方跟企业都是一条心往前冲:你看他们现在整合科技公司做云平台、和能源企业做充换电、和智能交通部门搞路网升级,这才是比简单造车更难的创新。这条路往后走,谁先把“设备、能源与数字化交通”合在一起,谁就是全球的规则制定者。

那广州、江苏、浙江厉害不厉害?不差,但这些地方,老的燃油车根子太深、思路转得慢、政策推新也慢。安徽敢扔掉过去那点“底子”,敢冒新出来的风险,这正是赢的关键。别的地方也想照着做,没钱、没产业链,甚至连敢押注的勇气都没有,怎么抄?所以新的这种产业升级,有些事别人仿都学不到,你不吃亏还真的没那个“命”。

回头看安徽新能源汽车怎么火成今天这样,真得感谢他们的实在与踏实。一抓政策,二盯企业,三么就是能把上下游都拢到一起,大家一起好好干,不弄虚头巴脑的短期花头。什么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政策扶持、物流路权、出口渠道、金融杠杆,安徽只要有用的,都穿成了一串,放在整个产业链上发力。不是靠嘴皮子叫口号、不是只拉品牌旗子、不是哪出来一个独角兽企业就吹上天,这里是一点点地干,做扎实、做长远。

有些人说现在跟风都在学安徽,其实真要学,很难。不止是钱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更多还是政府和企业之间能不能同心协力。安徽历来就是全民干实事的传统,不光在车上,整个高端制造、智能化、集成电路这些新经济领域,他都注重拉出全产业链,这样能抗风险、打出品牌。就像汽车一样,从研发到制造再到出口,环环相扣,别的省乱一盘散沙,体量大但没劲,安徽能把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拧到一起,这就是稳的根本。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升级-有驾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升级-有驾

中国自动化让制造变强,出口让市场变大,但控制住核心创新,领导能认准方向、大格局谋划,企业肯扎根实干,老百姓愿意本分努力,这才是安徽过人之处。也就是说,以前大家觉得“内陆没机会、没资源、没大港口”,现在安徽靠脑子、靠管理、靠组织能力,把难的都变成了优势。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一,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升级-有驾

以后新能源汽车的比拼,只看谁能持续创新、谁能做强智能制造、谁能在全球渠道和售后体系里立得住脚,从这个角度看,安徽已经开始走在了前头。后面谁追得上还不一定。凭什么问鼎第一?背后全是日积月累的真本事和人努力,跟着摸鱼、靠算法、靠资本炒作,这样的第一你是学不来的,老老实实干活才是真的硬道理——安徽用它自己的方式,给全国上了生动一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