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轮胎召回事件频发,让车主们人心惶惶。印尼EP轮胎胎侧分离、固特异欧洲召回胎面变形产品、普利司通美洲轮胎缺DOT认证、住友橡胶摩托胎内衬鼓包……一系列安全隐患让轮胎成了“定时炸弹”。
外资品牌召回,中外态度差距明显。
固特异:欧洲召回4条胎面变形轮胎,覆盖21个国家,免费换新一条龙。
普利司通:美洲召回115条缺少DOT认证的轮胎,主动认错。
米其林:中国静音棉脱落,仅用胶水修补,引发车主不满。
国内召回,慢半拍、双标严重。
召回数量少:去年全球召回82万条轮胎,国内公开召回记录不到8万条。
召回态度差:米其林静音棉脱落,仅用胶水修补;理想汽车售后改政策,拒换新胎。
监管力度弱:国内虽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但企业违规成本低,导致企业召回积极性不高。
轮胎安全,不容忽视。
轮胎是车主的保命防线,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固特异、普利司通等外资品牌在欧美市场的召回行为,体现了企业对安全的重视和对消费者的负责。而国内品牌在召回上的“慢半拍”和“双标”,则暴露了监管的缺失和企业的责任担当不足。
车主们,别让轮胎成为“生死盲盒”。
关注召回信息:及时了解轮胎召回信息,避免驾驶隐患轮胎。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轮胎时,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轮胎质量。
定期检查轮胎:定期检查轮胎胎压、胎纹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车企们,别让“双标”伤了消费者心。
加强品控:提高轮胎生产质量,从源头减少安全隐患。
主动召回: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主动召回,保障消费者安全。
提高责任担当:将消费者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是利润。
监管部门,别让法规成为“摆设”。
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违规成本,督促企业主动召回。
完善召回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召回制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提高透明度:及时公开召回信息,让消费者了解真实情况。
轮胎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关注轮胎安全,让出行更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