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越野BJ60的每一道钣金折线上,都镌刻着中国汽车工业对硬派越野美学的独特理解。
这款定位中大型豪华越野车的作品,以刚柔并济的设计语言,在传统越野车的粗犷与现代都市SUV的精致之间,找到了令人惊喜的平衡点。
车头造型堪称BJ60的"表情管理大师"。
五孔式进气格栅这一北京越野家族DNA得到了全新演绎,镀铬饰条不再是简单的直线条,而是采用了更具立体感的波浪形设计,在阳光下能产生丰富的光影变化。格栅两侧的LED大灯组采用了独特的"开眼角"设计,与格栅形成无缝衔接的视觉效果。
最令人称道的是灯腔内部的细节处理——四颗LED光源呈矩阵排列,外围环绕着日间行车灯带,点亮时犹如古代兵器"戈"的抽象造型,这种将传统文化符号现代化的手法展现了设计师的巧思。
转到侧面,BJ60展现了教科书级的车身比例控制。5040mm的车长配合2820mm的轴距,既保证了第三排座椅的实用性,又避免了车身显得臃肿。
设计师通过三条特征线勾勒侧面轮廓:贯穿门把手的腰线如书法中的"飞白",在B柱后方向上扬起;轮拱上方的第二条线条则强化了肌肉感;最下方的镀铬饰条则像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地栿",为整车增添了稳重感。值得玩味的是C柱后的侧窗设计,上扬的线条与车顶行李架形成呼应,这种设计既优化了第三排乘客的视野,又避免了传统越野车常见的"厢式车"既视感。
车尾设计堪称BJ60的点睛之笔。外挂式备胎的"小书包"设计向经典越野车致敬,但创新地采用了与车身同色的备胎罩,并嵌入了发光LOGO,夜间辨识度极高。竖状尾灯的设计灵感或许来自古代宫灯,内部LED光源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立体效果。后保险杠处的双出排气装饰件与银色护板形成材质碰撞,这种"软硬兼施"的处理手法正是BJ60设计哲学的缩影。
在细节处,BJ60的设计团队展现了惊人的克制力。轮毂造型没有盲目追求夸张尺寸,而是采用18/20英寸的合理配置,花瓣式的双色设计既满足公路行驶的审美需求,又兼顾了越野实用性。车顶的铝合金行李架并非装饰品,其承重能力达到80kg,横杆的间距经过精心计算,可适配大多数车顶箱。
就连看似普通的门把手也暗藏玄机——采用越野车少有的弹出式设计,既降低风噪又提升了科技感。
北京越野BJ60的外观设计证明,硬派越野车不必总是满脸横肉,它完全可以在保持强大通过性的同时,展现出中国设计特有的儒雅气质。
这种刚柔并济的美学探索,或许正预示着中国汽车设计走向成熟的新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