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时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国内汽车市场,乃至全球汽车产业,也进入了新一轮的“混沌期”,人们站在汽车行业的十字路口,回望燃油车的百年过往,眼看新能源汽车的无限风光,在留恋与期盼之间,迎接下一个时代的到来……
有了新能源汽车之后,很多理念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拿四驱系统来说,在燃油车时代,四驱系统往往意味着更强的通过能力,相比于两驱车型更强的越野能力,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油耗,和可能下降的操控表现。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电动车有了四驱,不仅加速更迅猛了,操控也直接上了一个台阶,人们对于四驱的理解,似乎也不同了。
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电动车有了四驱系统,加速更加迅猛了,为啥有了加了四驱,反而更慢了。
比如小米SU7的后驱Pro版,百公里加速为5.7秒,但是四驱MAX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就只有2.78秒,四驱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比后驱版本少了一半还不止,性能呈现指数级增长。但是同样的2.0T奥迪A6L,245马力高功率发动机,前驱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7.2秒,四驱版本的加速时间为7.4秒。在燃油车序列里,基本上同等动力水平下,两驱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时间,都要比四驱版本快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
核心就是动力的分配问题,本质上来说,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来说,所谓的四驱系统就是加了一组电机或者多组电机,如果用燃油车做类比的话,相当于加了一组发动机和变速箱,动力电池相当于是油箱。所以加了一组电机之后,整个的动力参数就完全不一样了,小米SU7的Pro版本后驱电机马力值为299马力,而四驱的MAX版本,两个电机的综合功率达到了673马力,翻了一倍还不止,所以性能自然是强势了很多。
但是燃油车完全不一样,燃油车只要一套动力系统,所以即使有了四驱,也是前后轮在分配那基本不变的动力输出值。而且大家都知道,燃油车的四驱传输都是靠传动轴的,传动轴不仅会损失一部分动力,本身的重量还会增加。导致的结果就是动力被整体削弱,且重量还增加了,所以四驱燃油车,在加速性能方面,就是不如两驱车型。
所以其实从性能层面来说,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四驱系统和燃油车的四驱系统在动力结构和底层逻辑方面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很多小伙伴也发现了,纯电车的四驱系统是没有可以断开这一说的,有了双电机四驱之后,车辆的操控要比前驱或者后驱车型更加稳健。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相比于同等尺寸的油车,电动车太重了,所以两驱车型在驱动车型的时候,就会影响到操控,因为有两个轮是不“主动受控”的,但是有了双电机四驱之后,不仅可以让车辆前后轮都被“电控”,可以更加精细的控制动力输出,操控更加得心应手,起步、加速的拖拽感也更不明显。
当然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电四驱系统和燃油车的传统硬连接四驱系统,哪种类型在越野能力上更强,现在还处于争论状态下,相关的车企都有各自的说法。有些燃油车企认为电四驱慢不下来,越野车追求的就是慢,而有些车企则认为更加精细的电控,才是越野安全的保障,所以可能还要继续争论下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