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出口暴增160%,单月8.1万辆,全年冲刺百万!

最近这几年,我们可能都有一个感觉,就是在看一些国外的视频或者新闻的时候,马路上跑的中国牌子汽车好像越来越多了。

以前这事儿想都不敢想,但现在,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这背后,是中国整个汽车工业的进步,而其中有一个名字,最近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得尤其抢眼,那就是比亚迪。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比亚迪在国外的销售到底怎么样了?

比亚迪出口暴增160%,单月8.1万辆,全年冲刺百万!-有驾

它凭什么能走出去,而且还走得这么快?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好好聊清楚。

咱们先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因为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就在今年7月份,比亚迪一个月就在海外卖出去了8.1万辆汽车。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国内不少汽车品牌一整年的销量可能都到不了这个数,而比亚迪一个月就在国际市场上完成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增长速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整整160%。

这个速度,已经不能简单用“快”来形容了,它代表着一种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说明海外的消费者正在用真金白银,快速地接受这个来自中国的品牌。

把时间再拉长一点看,从今年1月到7月,这七个月里,比亚迪总共向海外出口了55.3万辆车。

这个成绩单有多亮眼呢?

它已经超过了比亚迪2023年全年的出口数量。

换句话说,比亚迪只用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去年一整年的海外任务,而且还超出了不少。

在中国汽车出口的大家庭里,比亚迪这个成绩也让整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名都是奇瑞汽车,它在海外耕耘多年,基础非常扎实。

去年的时候,比亚迪的出口量还排在第四,跟奇瑞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比亚迪出口暴增160%,单月8.1万辆,全年冲刺百万!-有驾

但是到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了。

凭借着迅猛的势头,比亚迪已经超过了长安和上汽,稳稳地坐上了中国车企出口的第二把交椅。

而且,它和第一名奇瑞的差距也大大缩小了。

今年前七个月,奇瑞出口了66.7万辆,比亚迪是55.3万辆,双方已经进入了同一个数量级,不再是过去那种遥遥相望的局面了。

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再加上年底通常是汽车销售的旺季,很多人预测,比亚迪今年的总出口量非常有希望突破100万辆大关。

100万辆,这对于任何一个汽车品牌来说,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它意味着这个品牌真正在全球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那么,这些数字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它不仅仅是卖出去多少车那么简单。

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过去几十年来困扰中国自主品牌的两个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就是“规模小”。

我们国家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汽车公司在世界舞台上都算不上“大块头”。

跟那些一年卖出近千万辆的国际巨头,比如丰田、大众相比,我们的企业在体量上差距很大。

而现在,比亚迪今年的总销量目标是朝着500万辆去的。

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它将一举进入全球汽车集团销量的前五名,把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老牌劲旅,比如美国的福特、通用,日本的本田,都甩在身后。

这就标志着,我们终于有了一家在规模上能够和世界顶级玩家平起平坐的汽车企业。

比亚迪出口暴增160%,单月8.1万辆,全年冲刺百万!-有驾

第二个难题,是“太依赖国内市场”。

以前我们的车企,绝大部分的销量都来自国内,海外市场只是一个补充。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一条特别粗壮,另一条却很细,走起路来不稳当,抗风险能力也差。

一旦国内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现在,如果比亚迪全年出口能达到100万辆,而总销量是500万辆,那么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就达到了20%。

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比例,说明比亚迪已经不再是“一条腿走路”,而是真正地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来驱动发展,成长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

聊到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是比亚迪?

它究竟做对了什么,才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如此大的突破?

这背后,绝对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长期的战略布局和持续的投入。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路上的坚定决心。

早在十多年前,当全世界的汽车巨头们都还在燃油车的丰厚利润里享受时,比亚迪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把未来的宝都押在电动车上。

在那个年代,这看起来像是一场巨大的赌博,因为当时谁也说不准电动车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

但比亚迪顶住了压力,一年又一年地投入研发。

现在回头看,这步棋走得实在是太有远见了。

比亚迪出口暴增160%,单月8.1万辆,全年冲刺百万!-有驾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当其他车企匆匆忙忙开始转型时,比亚迪已经手握着像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这些核心技术,建立起了巨大的先发优势。

这就好比在一场马拉松比赛里,它提前了很长时间就开始起跑,等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已经遥遥领先了。

其次,是实打实的研发投入。

光有战略眼光还不够,还得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根据公开的数据,就在2023年,比亚迪一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542亿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在中国所有企业里都是名列前茅的。

可能有些国际汽车巨头的研发总投入比这个还高,但关键的区别在于,人家的钱需要分摊到燃油车、电动车、氢能源等多个领域,而比亚迪这五百多亿,是像激光一样,非常专注地全部投向了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的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

这种集中火力的投入,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罕见。

这些钱没有白花,它们为比亚迪筑起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技术护城河”。

当你的核心技术都是自己研发、自己掌握的时候,你就不会被别人“卡脖子”,而且还能不断地进行技术迭代,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除了技术上的领先,比亚迪还有一个别人很难模仿的优势,那就是它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垂直整合产业链。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造一辆电动车所需要的很多核心零部件,比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甚至是一些车规级的芯片,比亚迪都能自己生产。

这就好比一个大厨,他不仅会炒菜,连菜园子里的菜、养殖场的鸡都是自己弄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巨大的,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让自己的产品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另一方面,在如今全球供应链时常紧张的情况下,自己能生产核心部件,就意味着能保证生产的稳定,不会轻易被断供。

这种从源头到整车的掌控能力,是比亚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非常厉害的“杀手锏”。

正是这些长期的积累和布局,才共同造就了今天我们在海外市场看到的比亚迪的爆发式增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