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这座西部强市终于“破零”了
似乎在一夜之间,重庆终于等来了那只迟迟未落地的靴子。酝酿半年之久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成为继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之后,国内第三家汽车行业中央企业。重庆也由此完成了自我宏愿,实现了历史性的一级央企“破零”。那些年“央企空心化”的种种段子——以后,恐怕要逐步成为历史材料了。
细心的看客或许早已在央国企重组的浪潮中有所体察。仅仅前一天,四川三家新国企也悄然挂牌——文旅、城市更新、轨道交通,领域各异,却同样印证了国有经济对关键领域布局“指哪打哪”的思路愈发果断。中国长安由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旗下117家分子公司,业务从汽车整车、零部件、金融到摩托车一应俱全。按官方说法,这家新央企还将跨入智能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赛道”,投身“海陆空”三界,誓要建成重庆科创引擎上的“航空母舰”。
说到这便不得不提“主宾官”,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走马上任,“技术出身+本地沉淀+三十年老长安人”,被舆论戏称因资深而稳重;而51岁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候选人赵非则代表“少壮派”,一新一老,组合起这艘央企航母的驾驶舱。此番整合不仅标志着体制上的“大考核”,更是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石破天惊一笔。
汽车央企这事儿不是新鲜事——一汽、东风、兵装(长安)三家此前各弹各的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决定论者早已高呼“大整合刻不容缓”。今年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也“抛梗”:汽车企业要集团化管理,强者做优。于是市场生出各类联想,长安和东风合不合?谣言在资本市场翻滚116天,终于去年“分设”,长安单飞,东风继续重商。清华教授陈全世一句话点破玄机:“卡车商用车归东风,乘用车归长安,合并不如各显神通,给市场多点机会。”一汽、东风、长安,三足鼎立,一副国产新能源汽车新格局正式铺开。
长安本次升级,可不仅靠噱头。注册资本200亿元,高于东风,紧次于一汽,实实在在地展示“资本诚意”。李锦先生分析:从今以后,汽车央企形成“三巨头”新局,每家各领风骚。燃油车看一汽、商用车属东风、智能与新能源就盯长安。这样优势互补,避免同质竞争,国资抢占未来增长高地可算找对了抓手。
其实说长安自强并不为过——不是靠合资外血起家,而是真正苦干背水一战。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的阿维塔、深蓝汽车已成新势力代表。国产汽车销量多年回暖,今年长安1-6月销量135.53万辆,同比上升,新能源汽车板块尤其亮眼。独立央企的身份更让其顶天立地,博得政策红利。曾经“带两顶帽子”的长安,现今直接入国务院国资委序列,在资源整合、业务自主权、芯片和操作系统等关键环节都获得更大解放,将带动重庆全城汽车产业链腾飞。
重庆需要这样的突破。2024年,该市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4%,新能源汽车增长90.5%。作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城,GDP增速在头部城市中亮眼,尤其工业增长动力十足,汽车产业为地区工业增加值拉动起到核心作用。上半年长安销量稳步增长,赛力斯高端产品表现同样亮眼。朱华荣放出豪言:2030年,整车销量超500万辆、60%新能源、30%海外,剑指全球十大。
更值得玩味的是,长安并不满足于“站稳”汽车老本行,将目标瞄向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深蓝汽车CEO直言,十年内投2000亿搞科技创新,2028年推出人形机器人,新的海陆空智能方案在路上。由此,重庆低空经济元年大幕拉开,eVTOL、轻量化大电池、高性能材料,“产业生态”三面开花。
结语时,不妨再回头一看。央企落地重庆,不单是整车产业转型冲锋号,更是整个西部经济破层标志。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焊接飞行器、人形机器人齐聚,重庆成为中国智造热土。至此,不懂车、不懂智能机器人、不懂飞行汽车?以后别说你“混”过重庆。
中国长安这块“靴子”,算是踏得又准又响。留给别处的,只会是——“怎么又被重庆抢跑了呢?”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