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实际长途自驾证明油电混合优势明显,12000公里油费充电花费不高,性能表现值得肯定

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

前几天自驾跑了12000公里,从山东到新疆,跑了个痛快。全程油费和充电花费算下来每百公里大概41块左右。这个数据,说实话,没比燃油车差太多。

我那朋友一边开我的车,一边跟我吐槽,你这增程不就是个玩票的吗?充电效率低,想靠油也不划算。他说得有点偏,但也不能全盘否认。说起油费,和那台95号油的车比,油车的花费差不多贵点,49 vs 58元/百公里。

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实际长途自驾证明油电混合优势明显,12000公里油费充电花费不高,性能表现值得肯定-有驾

这次长途,实际体验告诉我,增程车的优势挺明显。不会因为充电耽误时间,只要能充,我就补电;不能充,就用油。保留70%的电量,主要是为了减少途中充电次数,尤其在新疆那种偏远地区,充电桩少得可怜。

(这段先按下不表)

你要问我,增程到底有没有用?我觉得还真有用。特别在长途,自驾那些距离超过千公里时,油电结合,能最大化利用各种资源。举个例子,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山东到新疆,单程差不多是5500公里左右,往返就是1.1万公里。

如果纯电,可能跑得不多,但增程那套机制,让你在保证续航的还能省点油,还方便。加满95油,一升5.1元,满满一箱油大概1300块;充电就得看你用的站,是0.4元/度,基本就和咱们日常用电一样,没啥特别贵。

理论上,增程车多了一次能源转换(化学能→电能→动能),难免会有能量损失,但比起传统油车,没有那么泯灭效率。

我还怀疑过,这是不是个噱头?毕竟,涨了,充电的便宜程度也是个变数,但整体感觉还挺平衡。

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实际长途自驾证明油电混合优势明显,12000公里油费充电花费不高,性能表现值得肯定-有驾

我那朋友也是个老油条,他说:你这车,跑个新疆又不差油费。我笑,要是新疆转一轮,六七千公里都不难。

在新疆自驾再跑个六七千公里,油费和充电费算下来,也就五六百块钱的差别吧。

(对!你说有人会想,那增程车会不会太贵了?我觉得其实不一定,十一长假我从山东到兰州,那会儿刚降到5.1,每升,电也便宜到心跳的程度,0.4元/度。满油满电后,回头跑,基本市区和国道结合,也能维持在4-6升/百公里。

那也有人问,增程车到底贵不贵?我觉得也不一定,看你咋配置。比如我从理想0Ne到理想L9,没觉得特别贵,但也花了一些心思。

增程最关键的,不是贵,而在于省心。跑长途,不用担心充电排队,也不用心疼油耗。

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实际长途自驾证明油电混合优势明显,12000公里油费充电花费不高,性能表现值得肯定-有驾

(这段先放一放)

啊,我刚才翻了下相册,那次在某收费站,看着前面那辆满油的车,那油箱很大,油箱盖压得我很紧张。你说,油耗高不高?我估算了一下,百公里大概需要8升油,和一些高速油耗贵的车差不多,这还在燃油车的范畴。

我琢磨着,增程车的确让长途变得更智能。如果油便宜,油走得多些;能充电,电充得多些。反正用车体验,感觉像家里楼下那个小便利店,能买到自己觉得划算的东西,本身挺方便。

还有点自私的成分——能用电就用电,不用就不用。喜欢这种自由,而不是被牵着鼻子走。

对了,你们有没有想过,增程车这么多种,技术水平不一样,效果差异也挺大的?我还是比较喜欢理想这套方案,虽然价格不便宜,但用起来,真是挺顺手的。

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实际长途自驾证明油电混合优势明显,12000公里油费充电花费不高,性能表现值得肯定-有驾

(这段先放一放)

说到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一些喷子,总喜欢嫌弃,增程就是个笑话,买个燃油车便宜。他们要么没有试过,要么就只关注那些表面问题。喷别人,喷得最多的人,往往自己也没真正用过。

我认识的修理工,说,你别嫌油车不够好,现在修下来,油车变得越来越复杂,油耗也高了,不比增程划算。 大家自己算算,百公里加油成本,要是高点,可能得58元,偶尔还得担心堵车油耗溢出,但增程车没这么麻烦。

我还猜测,未来趋势是,不少人都会考虑这种油电混合。尤其是像新疆,地广人稀,没有充电桩气死人的时候,油还是最稳妥的。

哎,你觉得呢?下一次跑远的时候,会不会想:要不要换辆纯电,还是增程,这两者到底哪个更实用一点?没想好,但我觉得增程车在某些场景,确实占优势。

增程车的实际表现,没那么神秘。油电结合,既能省钱,又方便,毕竟用车还是得落到实处。

增程车没用过的别瞎喷,实际长途自驾证明油电混合优势明显,12000公里油费充电花费不高,性能表现值得肯定-有驾

要是新疆转一圈,可能你会发现一些细节的不同,比如高速上司机们都很安静,不像市区那样烦躁。那种体验,我觉得还挺不错的。

这都说到这份上了,问一个:你们会为了长途自驾,考虑入手一台增程车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