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开4S店了,这事儿听着就跟三体人宣布要搞直播带货一样,魔幻中带着一丝合理,合理中又透着一股子不讲道理。
这不叫新闻,这叫一个大型行为艺术的开幕式。你以为他们在卖车?不,他们在对内宣告一个新世界的开始,对外表演一种“你看,我也能玩儿”的姿态。
这事的本质,就跟国内车圈打价格战打到神志不清,突然有个哥们掀了桌子,说“老子不跟你们卷了,我去开新地图了”一样。当所有人都挤在新手村互砍的时候,人家直接开了个付费DLC,虽然地图不大,玩家不多,但里面没竞争啊。里面的怪,都是嗷嗷待哺、没见过世面的那种。
讲真,这家所谓的4S店,你说它是4S店都侮辱了“4S”这个词的专业性,它更像一个汽贸城,一个汽车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里面塞满了各种品牌的车,丰田、本田,还有一堆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的国产品牌,坦克300、北汽、福田、MG。很多车还特别鸡贼地换了个朝鲜本地标,这操作就很精髓。这叫什么?这叫入乡随俗,叫品牌本土化,叫信仰再造。你以为你买的是一辆平平无奇的国产车,不,经过换标的“开光”仪式,你得到的是一件主体思想加持过的工业圣物。
这就跟修仙小说里一样,一个平平无奇的铁疙瘩,扔到你们这些卷王遍地的修罗场里,可能就是个炼气期的法器。但把它扔到一个灵气稀薄、人人都是凡人的新地图里,它就是神器,就是通天灵宝。一辆坦克300在国内,是中产的玩具,是越野佬的社交货币。但在平壤街头,它就是移动的宫殿,是权力和地位的压缩毛巾,泡水就变大。
我作为一个被国内车圈内卷到麻木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新闻,心态是有点崩的。我们这边,为了抢一个订单,销售恨不得给你磕一个,车企老总天天直播跟说相声一样,技术名词一个比一个玄乎,什么800V、激光雷达、城市NOA,整得跟马上就要飞升了一样。结果呢?自动驾驶的关键还得看老头乐,只要老大爷躺得快,你的雷达再牛逼也得认栽。
但人家那边呢?不需要,完全不需要。什么智能座舱?有个收音机就顶天了。什么自动驾驶?司机本人就是最可靠的生物计算单元。什么价格战?不存在的,这边卖一台的利润,可能顶我们这边卖十台。这就叫降维打击。当你在研究如何把金钟罩铁布衫练到极致的时候,人家直接掏出了枪。
这事儿最值得玩味的一点,是它暴露了当下车圈竞争的终极法则:掀桌子。当存量市场已经卷成了绞肉机,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然后去隔壁街开个小吃摊。虽然顾客少,但你是唯一的厨子啊。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朝鲜卖车这事儿,就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变种应用。它在精神上,已经把桌子从亚洲东边,直接掀到了太平洋对岸。
当然,会有人说,朝鲜有几个人买得起车?这不就是个面子工程吗?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商业的本质有时候就不是卖给大多数人。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它的发动机吗?是它的变速箱吗?都不是,是那个三叉星徽,是“拥有奔驰”这个概念本身。朝鲜的第一批私家车主,他们买的也不是车,他们买的是一个身份,一个“先富起来”的资格证。这个资格证,必须贵,必须稀缺,必须看起来金碧辉煌。至于它本身是一辆换了标的北汽还是福田,重要吗?不重要。信仰,你懂吗?当你真的爱上一个品牌,或者一个概念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拿掀桌子来比喻朝鲜卖车,听起来确实有点不基德,但你仔细想想,又无比贴切。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国内车企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人家在旁边默默开了个小号,不练级,不打怪,直接新手村门口摆摊卖神器。就问你气不气?
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大家都在拼谁的机器人更高、火力更猛,结果最后有个反派直接把地球给炸了。当时觉得这反派不讲武德,现在看,这才是看透了竞争本质的终极赢家。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抢不到市场,就去创造一个没人跟你抢的市场。
所以说到底,朝鲜这家4S店,它卖的不是车,也不是服务,它卖的是一个“可能性”,一个“新时代的入场券”。这玩意儿,比任何技术、任何配置都值钱。这他妈才叫商业!它告诉所有被内卷搞得心态爆炸的厂商一个朴素的真理:当你觉得路难走的时候,不是路的问题,是你该换条路了。哪怕那条路看起来荒诞不经,甚至有点离谱。但能走,就是能走。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