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传统强省广东重庆为何未能守擂?”

你讲的这个事儿还真是有点意思,咱掰扯掰扯。说安徽汽车产量直接蹿到全国第一,确实出乎不少人的预料。广东、重庆这些地方老牌子车企扎堆,汽车圈常年霸榜,安徽以前排个全国第四,好像不算特别亮眼。可这两年你不盯着还真不行,2025年上半年产了149.95万辆车,愣是把广东的131.34万辆和重庆的121.85万辆压了个实诚。这数据一出来,多少人看了都得琢磨半天:安徽这是偷偷发大招了?

“安徽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传统强省广东重庆为何未能守擂?”-有驾

其实吧,跟馅饼掉下来这一说绝对没关系。安徽的汽车产业真不是吃着烧饼喝着小酒等来的。这些年人家埋头干活,从电池到电机,再到整车组装,全套一条龙,做得是踏踏实实。这地方的车企你瞅瞅,像97年就扎根芜湖的奇瑞,那可是老资历,人家本土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现在出口量全国第一。去年光出口车都卖了70多万台,东南亚、拉美这些地方到处是它家车在跑。

还有江淮汽车,也算凭实力把名气攒出来的。以前给不少国外大厂代工,你说像这活儿磨的经验,那自然是一把好手。眼下转型新能源搞得还挺顺溜,比亚迪、蔚来这些知名厂子甚至都跑到安徽来落户。你瞅瞅比亚迪,合肥基地2023年才投产,一年不到就干出了95万辆,势头有点猛。今年也是不含糊,安徽新能源上半年的产量直接冲到73.09万辆,占全国近一半,这底气十足啊。

“安徽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传统强省广东重庆为何未能守擂?”-有驾

你再看安徽这产业链,还真是齐得少见。零部件自产,物流成本低,大部分活儿都不用到处求人。就这一条链条,效率自然高。你说广东,虽然传统燃油车有一比,但新能源起步就晚了个节奏;重庆呢,长安汽车出口是不错,但整体规模比安徽还有些吃紧。这合肥-芜湖-滁州的产业带,“车转一圈链条就出来”的效果,可不是谁家随便照搬得来哟。

不过这种成绩可不光靠企业自己折腾,政策的加持也是关键。安徽省里这几年推“汽车强省”战略,在研发上给补贴,搭建测试中心,产学研联动。再有合肥工业大学、专业培训体系帮着吐工程师,奇瑞、江淮的员工队伍那是一茬接一茬地往外推。你琢磨,这人才底子厚了,整个省的汽车产业自然越做越扎实。

“安徽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传统强省广东重庆为何未能守擂?”-有驾

至于其他省的情况,差距其实咱能看得清。广东呢,你够老牌,燃油车是能打,但转新能源就拖后腿了点。重庆虽说长安出口牛,但也有点“吃独食”的意思,本地供应链短板较明显。安徽的优势在于扎堆,这地儿有200来家整车企业,上万家零部件供应商,干起活来协同效率高,又省事又省钱。你要真是个车企老板,选厂子落家的时候估计也得想得透:一个地方啥都有,比东奔西跑的不省心多了去了。

再稳的目标也有不小压力,环保要求紧、人才队伍的竞争激烈,但好在安徽也不是吃干饭的。这两年投教育力量,孵化车企,整个汽车相关产业员工已经超了50万人。这叫这叫从上到下齐发力。广东在追,重庆有经验,但安徽这块地儿的先发优势确确实实是有点大。

“安徽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传统强省广东重庆为何未能守擂?”-有驾

大局再全国格局变化也得提到统计方式的调整。从2025年起,国家统计局直接按生产地算产量,而不再看企业总部所在地。以前比亚迪在深圳,那合肥产的车都算广东的“成绩单”。现如今,把长得再漂亮的“外地娃”都归自己省份户口,安徽瞬间就多了几十万产量数据。这么一改,不少地方真实产能的底子一下就露出来了。安徽呢,不光靠这统计调整走捷径,去年全省产量就全国第二,今年新能源又涨了个83%,这骄傲也不是假的。

最后聊聊今年的数据,国家统计局报的数字摆在那儿。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总产量1512.9万辆,安徽一个省就拿了里头9.6%的份额。新能源出口,46.1万辆占全国30%,每出口四辆车,就有一辆是安徽造——咱也不怕吹牛,这种成绩不论从量还是质上确实压得稳!

“安徽跃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传统强省广东重庆为何未能守擂?”-有驾

展望未来,咱看看安徽还敢干啥。智能网联、氢能这种高新技术,它们的三角产业带继续升级,给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又增一层保障。别省也不闲着,广东转型新能源步子开始跟上,重庆深耕出口。但这玩意儿,咱国内制造业从来拼的就是一个实干。这安徽汽车圈的厚积薄发,岂不正是咱“中国制造”的最好缩影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