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会破罐子破摔呀
奇瑞终于对星途下手了,这感觉,就像一个含辛茹苦的老父亲,对着那个砸了无数金钱和心血、却始终考不上清华北大的儿子,长叹一口气,说:“算了,别考了,回来帮家里卖茶叶蛋吧。”
真的是,扶不起来的高端,就是集团前三,也唯有降级才行呀!?这些年,我们眼睁睁看着奇瑞把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平台、最好的资源,像输血一样灌给星途。从瑶光到揽月,每一款车出来,底盘质感、用料做工,单拎出来看,都挺能打。可结果呢?市场上就是不认。你说它不好吧,它又处处透着“理工男”的实在;你说它好吧,那销量报表跟隔壁比亚迪、吉利家的高端系列一比,简直就是公开处刑。那种尴尬,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桌满汉全席,结果客人全都跑去隔壁桌吃麻辣烫了,你还不好意思问为啥。
星途的症结在哪儿?知乎上曾有个匿名回答说得特别到位:“星途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一个能让人信服的故事。”它没能像领克那样,巧妙地借力沃尔沃的光环,讲出一个中西合璧、潮流时尚的故事;也没能像蔚来那样,用极致的服务和用户社区,硬生生砸出一个“高端朋友圈”。星途就像一个木讷的学霸,浑身都是知识点,就是不会跟人聊天,没法让人产生情感共鸣。消费者掏出三四十万,买的不只是一堆钢铁和零件,更是买一个身份认同,一个品牌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可惜,星途始终没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所以,当“降级”的消息传来,圈内人惊讶吗?一点也不。这更像是一只靴子终于落地了。奇瑞这盘棋下得太大了,大到自己都快指挥不过来了。奇瑞、捷途、iCar,现在又全力押注风云,桌上摆满了菜,哪一盘才是主菜?搞得当家轿跑艾瑞泽,明明是当年能和帝豪掰手腕的狠角色,现在却常常感觉无处容身,定位模糊。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陈旧思路,在今天这个讲究品牌聚焦和资源集中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现在,奇瑞的解法是,不让星途再单打独斗了。反手就“祝福”了兄弟“风云”——你过来,把星途的好东西都拿走,充实你的产品线,去新能源的战场上冲锋陷阵。这操作,说好听点叫资源整合、战略聚焦;说难听点,就是壮士断腕,承认了高端化冲锋的一次重大挫败。为了避免星途彻底沦落到与奇瑞QQ为伍的境地,干脆让它以一种“技术遗产”的方式,体面地融入风云这个新贵。不知道,做出这个决策的那个会议室里,空气是不是一度凝固过。
最让人唏嘘的,是人。消息里那句“降级和跳槽一同到来的星途领导人”,信息量太大了。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被高薪挖来、被赋予“打造中国豪华品牌”使命的精英们,此刻是何种心情?他们估计也没想到,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旗舰,还没驶出多远,就要被拆解成零件,去武装另一艘船了。这时候,最考验人性的问题就来了:是带着一身的本事和不甘,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把风云序列打造成一个带有星途烙印的“高端风云”?还是心灰意冷,觉得此前的努力全成了笑话,索性就……破罐子破摔呀?
这绝非危言耸听。一个团队的精气神,往往比技术平台更重要。星途积累下来的那些关于底盘调校、NVH控制、内饰质感的经验和人才,是它最宝贵的财富。如果这批核心骨干因为这次调整而心生去意,那对奇瑞来说,损失可就不是一个品牌名字那么简单了。未来的风云,可能就真的只是挂着高端名号的普通电动车,而失去了那份源自星途的、难能可贵的“高级感”基因。
不用担心,下个月,我们就看不到那个让人揪心的、拉垮的星途单独战报了。它会像一滴水汇入大河,消失在奇瑞集团更为宏大的数据里。这对奇瑞的公关来说,或许是种解脱。但对市场、对我们这些旁观者而言,这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注脚。它证明了,在如今这个极度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品牌向上之路,九死一生。没有孤注一掷的决心,没有讲出动人故事的能力,没有清晰聚焦的战略,光靠“技术宅”的埋头苦干,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奇瑞这步棋,究竟是“挥泪斩马谡”的明智之举,还是又一次战略摇摆的开始?星途的魂,能在风云的身体里得到重生吗?还是说,这场“内部联姻”的结局,会是一场消化不良的悲剧?我们等着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