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开车再加上遇上堵车,难免会出现疲劳和注意力下降的情况。一旦遇上,那就是在玩命啊!
行驶在车速达到100公里的高速上,一不小心打个盹,等到出现危险时已经无法做出反应。

都说疲劳驾驶是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成因之一,是一种相当危险的情况。
公安部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由于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会导致9万多人死亡或者是重伤。
在高速上面20%的事故都是源于疲劳驾驶,95%的人有过开车犯困打瞌睡的经历。
可怕的是,司机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眼皮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运气好的吓出一身冷汗,运气不好的就天堂重修了。
我们都知道疲劳驾驶不对,但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嘴上。看新闻看报纸,交通事故只是一则消息,或是一组冰冷的数字。但是一旦自己遭遇上,就是……至亲的眼泪。
关于疲劳驾驶,你了解多少?
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公路上行驶车辆也是逐渐增多,同时交通事故经常可以看到。
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多种,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是绝对的头号杀手,每年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和伤残,为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因此,交通安全,人人须知。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由于睡眠不足、身体状态疲乏或是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在日常行车中,疲劳驾驶一般是指驾驶员每天驾驶超过8小时 ,或者连续驾车4小时没有停车休息超过20分钟的。
这种情况下驾车上路,容易导致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上的交通情况,易引发交通事故。
关于疲劳驾驶,这些你要明白!
一、法律成本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驾驶人,罚款200元,记12分;
2. 对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驾驶人,罚款200元,记6分。
二、危害成本
1. 驾驶人疲劳时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
2. 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
3. 驾驶人严重疲劳时,会像睡着一般,几乎没有意识,遇到突发情况,不会打方向盘,也不会减速,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经济成本
1. 缴纳罚款,驾驶证记分;
2.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会产生车辆维修费用,如果致人伤亡还要承担医疗费或死亡赔偿金等费用。
为什么跑高速会更容易犯困?
高速催眠属于疲劳驾驶的一种
现在的这种现象专业学术领域叫作高速催眠,属于驾驶疲劳一种,疲劳这个东西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感觉,我累了。
而是说它是有据可循的,实实在在的,它是人体内分泌的乳酸等代谢物质引起的。
开高速的时候我们坐的一般就那样子,又不会随便乱动,然后加上长途,时间长这个腰背部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
坐姿固定时间长,更容易疲劳
再加上局部的肌肉、腰、背这些地方,压在那边靠在那边,血液循环会不畅血流不足,这个肌糖元会产生无氧酵解,最终产生乳酸。
肌糖元什么东西?就是肌肉里面存在的能量的元素,简单就这么理解。
就是肚子饿没有力气,这个肌糖元就变成能量了,如果吃得饱饱的,这个东西又开始补充进去了,肌肉就像是一个小仓库一样。
那么这个乳酸一搞出来,它是酸性物质,如果没有办法及时的排出体外的话,积累下来肌肉会产生疲劳感,引发高速催眠现象。
车速快也会引起高速催眠
那不光是人的身体肌肉,营养不足了,供血不足了,搞出这种乳酸产生累,你光看着都容易进入困倦的状态。
这个高速车速是比较快的,它其实也是引起高速催眠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报告的,《高速催眠形成机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这么一个东西。
它说人在不不同的速度下,对路上障碍物的观察能力是不同的,车子越快视野范围就越窄,会忽略掉旁边的这些东西。
车速越快,视野范围越窄
你如果40公里每小时,视野大概前方有90度到100度这样子挺宽的,但如果你开到105公里每小时的时候,视野范围基本上就只有一个车头了,40度左右这个样子。
高速的状态下面因为这个缘故,不知不觉你只看前方了,左看看右看看机会会非常少。
你也不敢左右随便看,一百多码这么开的那边,撞上去了怎么办,又是一马平川,又不能左右看,看到最后面你能看的是什么?
视觉刺激变少产生催眠诱导
就路上的几条线,还有前面的些许的白点,眼睛受到的视觉刺激也是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相当于你就是盯着一样东西,呆呆的看着那边,它就产生了催眠诱导。
不信你自己试试看,你没事眼睛直勾勾盯着墙壁或者盯着天花板,你看半小时,你不觉得困也会觉得自己有点傻。
就陷入了这个神志恍惚的状态,这种意识障碍就是高速催眠现象,也叫作眼神经疲劳。
在高速公路上犯困四秒,就足以诱发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多么可怕的一组数字啊。
实际上犯困这种事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司机都不是很警惕。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不论你是开什么车,安全到家才是最重要的!特别佩服那些一个人开长途车的司机,不仅要有勇敢的心还有过人的技术和毅力!
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处于疲劳驾驶?请自查!
1、开车时候出现摸脸、抓头发、用手指轻轻扣着方向盘
这表示身体已经进入到疲劳驾驶状态,身体已经产生对驾驶车辆的抗拒生理反应。通过动作刺激保持自身思考,这时候就需要寻找就近停车场或者停车点进行睡觉休息。
2、哈欠连天,头脑发晕,严重的眼前发黑
哈欠是一种属于条件反射的深呼吸活动,人在疲倦时大脑神经支配的一种生理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用来表达沉闷、瞌睡、或舒缓紧张情绪,一次打哈欠的时间大约为6秒钟,在这期间人闭目塞听,全身神经、肌肉得到完全放松;
所以当出现打哈欠的情况时候,就已经表示你已经进入疲劳状态。这是一种明显的判断方式。
3、反应迟钝,注意力无法集中,频繁走神出现“白日梦”
自身已经较长时间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反应迟钝往往表现在自身神游天外,无法集中个人注意力。这表示自身对事物没有判断能力,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开车是一件极其需要精神力的操作,出现分神、开小差、神游天外等现象,已经明显反应自身处于疲劳状态。
4、全身发软呈现放松状态,强忍瞌睡
自身呈现放松状态,表示身体将强制进入休息状态。这属于严重疲劳驾驶状态。长时间的疲劳驾驶,导致自身生理已经无法承受疲劳状态,即将进入强制休眠状态。
这时候应该放慢车速,高速行驶会造成疲劳状态加重,立即寻找相关安全停车地点进行休息。

真实案例告诉你,疲劳驾驶有多危险!
案例一:
2022年3月5日,永宁镇下岔河村口,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撞上村口的建筑物。
经调查得知,重型半挂牵引车驾驶人艾某是疲劳驾驶:“在驾驶途中,人有些犯困,我就稍微眯了一下眼睛。”原来,当日凌晨2时许,艾某从库尔勒出发,出发前他只睡了3、4个小时,但艾某认为“对我们来说,睡3、4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最终,交警对艾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并依法认定艾某疲劳驾驶导致事故承担全部责任,并依法对其予以处罚。
案例二:
3月27日晚上22时23分许,焉耆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接指挥中心指令称:在城南检查站路段发生一起汽车撞树的交通事故,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经查,这是一起单方事故,事发时事故路段视野清楚,周围交通环境良好,小轿车是怎么撞上树的呢?
民警通过查看监控得知事故的整个过程,当事人胡女士驾驶小型汽车从快速路下来,刚过城南检查站,行驶300米后,突然失控快速向左侧车道冲去,嘭的一声狠狠撞上路边的树,在巨大的撞击下车辆及树木都不同程度的受损,但庆幸的是驾驶员胡女士只是轻微受伤,并无大碍。
随后,民警通过对胡女士的询问得知,其在驾驶过程中因有困意一不小心将车辆驾驶到对向车道,因疲劳驾驶操作不当导致轿车一头撞到了旁边的树。
案例三:
一辆轿车忽然失控冲出路面,撞断一颗小树后翻滚着冲入路边已出低洼的田地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事故发生时的视频。大家可以看到,随着车辆快速翻滚,车内有两个人被高高甩到空中,随后重重摔落。

经调查,事故车辆内坐着的是一家四口,丈夫通宵开车,妻子坐在副驾驶位,而且怀抱着一名12个月大的幼儿,后排则坐着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摔落后,妻子很不幸地摔在田地周围扎的栏杆上,当场死亡,幼儿则摔在了田地中,由于土质比较松软,幸运地保住了生命。
案例四:
古田公安交警大队接到110指令,称城西路发生一起小轿车单方面交通事故,值班民警迅速前往事故现场处置。
到达现场后,民警发现一辆白色的肇事轿车撞上路边绿化带,车头大面积受损,被撞倒的绿化树木、路灯及玻璃碎片散落一地。
经了解,事发前周某某驾驶该车沿城西路往罗华环岛方向行驶,行至城西路康斯丹郡公交车站路段时,因困意来袭,未掌控好方向盘,导致事故发生。
“我当时觉得很困,后来实在顶不住就打了一会瞌睡,没想到就撞上绿化带了。”司机周某某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好我当时系了安全带,仅仅受了些轻伤。”
得知事故原因后,民警对周某某进行了严肃教育,并要求他观看相关的警示案例视频。据悉,此次事故,周某某除了承担自身车损费用外,还要负责被撞绿化树木和路灯的损失费用。
科学开车姿势指南,请查收
第一步,把座椅靠背调到微微向后倾斜,大约100°~110°。
相对于完全坐直,稍稍后倾可以让上半身的重量更多落在椅背上,而不是完全由腰臀支撑,所以能减少腰椎间盘和腰腹部肌肉的压力。要是继续往下躺,腰部的压力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但“躺着”开车视线不好,而且发生碰撞时人可能会钻到安全带下方,得不到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让腹部器官、脊椎和头部遭受更严重的损伤。

座椅靠背角度100°~110° 果壳实拍
第二步,将座椅降到最低,然后慢慢往上升,直到臀部与膝高度相近,并且在头部不动的前提下,能轻松看到前方路况和仪表盘,不需要为了看清而低头,或者使劲儿坐直,甚至欠身让背部离开椅背。如果座椅调到最高还是不够高,可以在座椅上加装能固定住的垫子。

臀部与膝高度相近,路况和仪表盘不受遮挡 | 果壳实拍
有些座椅前部有腿部支撑,拉出后大腿可以得到更好的承托,减轻臀部压力。但坐垫延长过多会顶在膝盖后方,让腿受到压迫,因此至少应在坐垫和膝后方之间留出两指宽的空隙。
坐垫与膝后方空隙至少两指宽 | 参考文献[1]
第三步,把座椅调到最靠后的位置(车尾方向),然后慢慢向前移,直到膝关节稍弯曲,小腿与大腿角度约150°~160°。
如果座椅前后位置合适,将踏板踩到底和完全松开都会很轻松,不需要为了够到踏板完全伸直右腿,或者把右侧臀部向前挪。

这两大防困方法,别再用了!
一、清凉油或风油精
开车时在车上准备一些风油精、清凉油之类的东西。犯困的时候,就在太阳穴和脑门上抹一点,凉飕飕的感觉绝对能够帮助你提高精神。
注意:
① 风油精或清凉油的味道,有些同学可能接受不了,大家要量力而行。
② 在使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时,千万不要弄到眼睛上。
二、喝红牛等功能饮料
“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相信大家对这句广告词都不陌生,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广受大众喜爱。
很多人开车时都要准备好几罐红牛喝下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牛只能暂时解乏,之后却对身体有伤害。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 称,能量饮料可“危害公众健 康”。
以下是为什么开车犯困时不适合喝红牛的三个原因:
欺 骗性警 觉性:红牛等能量饮料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其他刺激性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警觉性和兴奋感。然而,这种警觉性只是暂时的,并且可能掩盖了疲劳的真实状况,让您误以为自己足够清醒和能够安全驾驶,但实际上您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可能已经受到疲劳的影响。
崩溃效应:喝红牛等高咖啡因饮料会导致身体在咖啡因消失后出现能量低落的情况,这被称为"崩溃效应"。当咖啡因的作用逐渐减弱时,您可能会感到更加疲劳和困倦,这对于长时间驾驶来说尤其危险。
睡眠质量受损:喝红牛等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可能会对您的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您在开车前喝红牛,尤其是晚上喝,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从而使疲劳问题更加严重。
开车多年才懂:高速犯困喝红牛没用,只需简单一招,防困又提神
难道就没有一种不伤害身体但提神醒脑的神器吗?当然有!
小编作为一个有十多年开车经验的老司机,在解困这件事上也试过很多招,但是总是治标不治本。
接下来老司机教给大家简单1招,让瞌睡跑光光!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与教授级研究团队联手,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研究试验,配方经过100+次调整,上百位司机好友的实测,我们的开车提神 产品终于面世了!他就是:云南本草石斛活力精油。
它是由薄荷、人参、桉树叶、艾纳香等植物提取物制作而成,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能缓解晕车晕船功能!
1、开车犯困、立刻清醒
仅需一涂一抹一闻,摆脱困乏、精神抖擞
跟口红差不多大小的瓶身,放在车上,随困随用
取出一部分于掌心。开盖后,滚珠设计,不漏液、不沾手,实用兼具按摩,舒适享受

二抹:将醒神霜涂于人中、太阳穴等部位,可以持久提神。

三闻:手上多余的醒神霜可以在掌心抹匀,然后放到鼻子作深呼吸,将分子吸到体内,瞬间感到冰凉席卷全身,达到立刻提神的效果。
2、晕车晕船,有效缓解
晕车,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车内异味太大或者太颠簸引起的。我们知道薄荷、柠檬、柚子、橙子等香味能够有效缓解晕车,而这些成分植物能量醒神它全都有。

在人中、太阳穴涂抹一点,会让人产生一种冰凉感,精神好了,自然就不容易晕车。
3、植物成分 强效醒神
市面上的提神产品有很多,但是要做到不伤害皮肤并且达到强烈醒神效果的却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植物提取物制作。

云南本草植物能量醒神霜内含的薄荷浓度,比市面上常见的薄荷糖强了10倍以上,瞬间让你有冰块入喉鼻的冰感,爽到头皮发麻!
云南本草石斛提神精油的主要提取物还有葡萄籽油、迷迭香叶油、铁皮石斛提取物、薄荷脑等。
以其完美的成分配比,相比于风油精,气味更为清香舒适,刺 激 性更小。
现在小店做活动,价格优惠!
经常开车犯困的朋友,可以多备上几瓶!
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