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销量火到爆,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百万辆目标,产能紧张只得租工厂扩产,迎来行业“新宠”的同时也面临“产能瓶颈”

什么鬼,这年头买个新车都得靠拼运气。吉利银河系列不出意料的火爆啊,去年刚透露产能还充裕,结果今年就来了个爆炸性的表现。你知道吗?光2023年前九个月,它就卖掉了95万辆。平均每天超过3500辆,这数据你说吓不吓人?我身边有个朋友,去年7月刚提了辆银河M9,他说:等提车快半年了,别说啥现车了,排队都排到春节后了。这还只是个身边人,实际上小卖场、售后聊天都能听到类似的故事。

关于这个产能的问题,我得踩个点。吉利声称全国布局有16个基地,年产能超过450万辆,但银河系列的火爆程度,真就像流感传染一样快,连一线工厂都吃不消。你不能光盯着数字——年产能450万,这个数字打个比方,就像你家厨房能煮15锅包子,可是突然来了100桌朋友,怎么也不够用。

吉利银河销量火到爆,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百万辆目标,产能紧张只得租工厂扩产,迎来行业“新宠”的同时也面临“产能瓶颈”-有驾

我估算一下,银河每月最高爆发时,单款月销能冲到2万辆左右(我没细想过确切数字,但这个感觉差不多),假设银河系列10几款车型同时火爆,那么每月只是这个线索就得准备至少15万辆产能,才能基本应付。可惜目前在存量工厂上,银河的火焰熄不掉。

于是,吉利选择了租工厂这个灵活多变的办法。上一家合作的,可是上汽通用沈阳的北盛工厂,去年2月关了。有人还调侃:工厂都住过人了,怎么会差这么多?是不是咱们搞错了汽车的核心定义?怎么说呢,改造的成本是多了一点——8.9亿,对吉利来说也不算天价(比建个新厂便宜多了),而且还能快点上线生产线。这个厂占地2.22平方公里,你能想象嘛?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厂房改造后年底就能下线第一辆车,年产能预估20万辆。这个租来的方案,简直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吉利银河销量火到爆,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百万辆目标,产能紧张只得租工厂扩产,迎来行业“新宠”的同时也面临“产能瓶颈”-有驾

我在想,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妙招?还有个消息是,吉利还在着手改造武汉莲花的跑车工厂,2026年上半年投产。如果一切顺利,吉利的总产能要突破500万辆的关卡不是梦。

你会想,未来这产能还有三头六臂的,面对行业内其他巨头,比如比亚迪、特斯拉,能不能追得上?我觉得其实还挺难的。虽然车企宣称产能无限,但实际上,研发、供应链、生产线这块真不是拼拼拼就能完成的。我身边的朋友开车就说:你看这宝马、奥迪,同价位车里,质量差别其实挺大。就拿发动机来说,国产车普遍成本在1万到2万元区间,外资品牌我估算得要多五成甚至一倍,当然也有淘汰快的原因。但问题是,粉丝们都知道保值率——一辆车用三年后折旧掉70%,还要考虑维修成本、二手车市场,真不一定觉得便宜。

吉利银河销量火到爆,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百万辆目标,产能紧张只得租工厂扩产,迎来行业“新宠”的同时也面临“产能瓶颈”-有驾

这个产业链条,就像我们生活,把汽车当作家电外加一块油电板,研发就是找到最省油的方案,供应链就像是零件拼图,出错了就可能前面那块迟迟不上,导致整车都要等待。

不过我还有个奇怪的猜测(这得说出来比较任性):吉利这么快就把北盛工厂租来,是不是其实他们早就预料到产能会紧张,只是在拖时间?要不怎么会在节骨眼上,抓紧找应急方案?这块其实挺合理的,毕竟没有哪家车厂愿意一边迎风招展,一边造不出车。

吉利银河销量火到爆,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百万辆目标,产能紧张只得租工厂扩产,迎来行业“新宠”的同时也面临“产能瓶颈”-有驾

我觉得未来不是没有可能。等这些租来的工厂都成熟,银河产能一上来,价格可能会略微有点牵扯。供不应求有时候也是酒香的事——但你车价压低,利润真就会缩水。其实吉利要不要考虑,跟供应链合作的相关伙伴,签个长单?这样能省不少采购成本,也能稳定生产。

产能紧张是好事,但也是个烦恼。多做点租赁工厂的后备方案,也算是应变能力的体现。银河们还能怎么唱?真是谁都说不准,只是我觉得,行业新宠背后,藏着一堆未爆弹。

吉利银河销量火到爆,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百万辆目标,产能紧张只得租工厂扩产,迎来行业“新宠”的同时也面临“产能瓶颈”-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待会儿车都能自己调车速,自动跑上断崖,还会不会再有产能焦虑这个词?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