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电动车电池两月就趴窝,售后竟说这很正常?
这根本不是个案。随手一搜,光是最近三天,类似“爱玛电池续航暴跌”的吐槽就冒出来十几条。有个老哥跟我同款车,同样是七十二伏电池,同样是两个月后续航从八十公里掉到不足五十,连售后的话术都一模一样:“电池正常”。这哪是偶然故障,分明是批量出厂的产品缺陷。
更绝的是售后这套标准话术。他们官方口径是“续航会因骑行习惯、路况、温度等因素浮动”,可没告诉你两个月直接打对折也算“正常浮动”。有业内朋友私下透露,有些品牌为了追求纸面续航数据,会采用激进的电池管理策略,结果就是初期表现亮眼,几个月后现原形。这不就是电动车界的“快餐式电池”?
看着维修单上“检测正常”四个字,我突然懂了——在厂家定义的“正常”里,根本不在乎你每天通勤的狼狈,不在乎你推着没电的电动车找充电桩的绝望。他们的“正常”,是实验室里一次性跑干电量的理想环境;而用户的“正常”,是刮风下雨都要按时上班的真实人生。
最讽刺的是,我手腕上九十八块钱买的运动手环,戴了九天还有百分之四十的电。而这台三千多的电动车,才两个月就需要五天充一次电。所以问题到底出在电池上,还是出在某个环节的良心上了?
现在我只想问:当厂家标准和用户体验彻底脱节时,我们该相信检测报告,还是相信自己的通勤记录?
#十一月创作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