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跌落神坛,新势力混战谁会是下一个倒霉蛋?
去年还霸屏朋友圈的理想L9,今年二手价直接腰斩。 有车主吐槽:“刚开一年,停路边充电都抢不过比亚迪宋,人家随便找个桩就能充。 ”,7月理想全系只卖了2.2万辆车,同比暴跌13%,而问界M7单月就卖出1.9万辆,比亚迪宋系列更是冲到3.5万辆。 曾经靠“冰箱彩电大沙发”拿捏家庭用户的理想,如今被卷到连保值率都成了段子,L9挂牌价比新车裸车价跌了45%,创下新势力最惨纪录。
销量崩盘背后,是增程路线的全面溃败
理想靠增程式技术吃遍天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去年问界M7带着华为智驾杀进市场,一刀切走L8三成用户;县城小厂更狠,1200公里续航的混动车价格不到L8的七成。 政策补刀更致命:上海等地直接取消增程车的绿牌优惠,逼得理想车主加油比充电还贵。
连自家用户都吐槽:“买增程图个省心,结果保养比纯电贵一倍,发动机噪音还大。 ”去年L9车主群里有人晒维修单,换一次增程器要花1.2万,隔壁纯电车主换电池有8年质保,基本零成本。
技术短板被扒得底裤都不剩
当别家拼激光雷达和超充时,理想还在折腾“沙发能放平”。 MEGA纯电MPV本想秀把技术,结果充电速度被小米SU7吊打:SU7用800V高压平台15分钟充500公里,MEGA得蹲超充桩半小时。 ,全国超充站覆盖率只有特斯拉的1/10,车主抱怨:“开长途得掐着表找桩,生怕趴半路。 ”
智能驾驶更是公开处刑。 华为ADS 2.0能在226个城市无图跑,理想AD Max只覆盖45城,地库自动泊车还总撞柱子。 有博主实测:同一段晚高峰环路,问界M9全程零接管,理想NOA三次退出让司机“赶紧扶方向盘”。
内部混乱让危机雪上加霜
产品线打架打得飞起。 去年推L6想抢20万市场,结果定价24.98万和自家L7只差3万,销售为抢客户互相拆台。 MEGA更离谱:55万定价被嘲“殡仪车”,上市首月退订率30%,逼得官方连夜降价3万清库存。
研发投入也成了糊涂账。 去年砸111亿搞技术,结果自研芯片算力缩水75%,全年充电桩建设目标只完成63%。 车主气笑了:“钱都花在给李想微博买热搜了吧? ”
对手的刀已经架到脖子上
问界靠华为背书疯狂收割。 M7车主晒订单:“同样六座带空悬,比L8便宜8万,还送华为智驾包。 ”极氪更狠,把航空座椅塞进20万档的007,年轻奶爸转头就退订L6。
比亚迪的“组合拳”直接打穿防线。 宋PLUS DM-i二季度月销破3.5万辆,靠的是刀片电池终身质保+免费安装家充桩。 理想销售诉苦:“客户试驾完问界,出门就去看比亚迪,我们展厅快成竞品体验中心了。 ”
县城平替让理想彻底破防
最狠的背刺来自下沉市场。 山东某车企用五菱宏光魔改增程车,续航1000公里卖9万8,博主开它跑川藏线弹幕狂刷@理想。 深蓝S7把露营套装变标配,零跑C10后排能插PS5,年轻人谁还为“家庭情怀”溢价买单?
二手车贩子都怕收理想车。 北京花乡市场老板吐槽:“L7准新车挂20万没人要,最后七折甩给租赁公司。 ”而问界M5开一年还能原价85%出手,保值率吊打全场。
新势力混战,下一个崩盘的会是谁?
当“冰箱彩电大沙发”被两个月抄走,技术底牌见光的品牌都危险。 蔚来换电站今年狂铺到四线城市,单站日亏损3万;小鹏智驾虽强,MONA M03降价后毛利率只剩5%。 就连问界也被曝出车机广告分成争议,车主集体投诉“开车被迫看贴片广告”。
淘汰赛刚进入血腥阶段。 二线新势力月销不到5000的全在ICU蹦迪:哪吒销量暴跌58%,威马官网已停更半年。 合资阵营更惨,日系三巨头纯电车打六折都卖不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