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高管:中国式超车,欧洲智驾用不得!

近,华晨宝马汽车事务政策及法规总监杨武在上海新能源汽车论坛上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中国司机频繁超车的习惯,不能直接套用到欧洲的自动驾驶系统设计中,否则会引发交通混乱!

宝马的本土化测试之路

宝马一直致力于将辅助驾驶功能本土化,为此进行了大量测试。他们不仅在仿真模拟测试场进行测试,还全球范围内进行了长达240万公里的实地测试。针对中国复杂的交通路况和特殊场景,宝马更是进行了13万公里的本土化开发测试,版本更新超过1000次,本土化调试超过2000项。

宝马高管:中国式超车,欧洲智驾用不得!-有驾

中国式驾驶与欧洲式驾驶

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与欧洲司机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司机普遍缺乏路权观念,例如电动车占用机动车道、机动车不礼让行人、变道不打转向灯等。而欧洲司机则更注重路权意识,例如在德国高速上,开快车道的司机发现后方车速更快时会主动让道,在斑马线前会停车礼让行人等。

自动驾驶的挑战

如果将中国司机的驾驶习惯直接套用到欧洲的自动驾驶系统中,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适应欧洲的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例如,中国司机喜欢近距离跟车,而欧洲司机则喜欢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如果自动驾驶系统按照中国司机的习惯进行设计,可能会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刹车,从而导致追尾事故。

宝马高管:中国式超车,欧洲智驾用不得!-有驾

车企的应对策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车企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进行定制化设计。例如,宝马针对欧洲市场开发了“保守模式”,变道犹豫的时间更长,超车的阈值更高。同时,车企也需要加强与当地的合作,共同制定自动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应用。

结语

宝马高管的言论提醒我们,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驾驶习惯。只有深入了解当地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才能开发出真正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系统,为人类出行带来便利。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