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哪吒汽车的拥趸们,可算是碰上了茬子。你说这年头,攒钱置办个电车,图个省心巴力,结果哪吒汽车的App突然抽风,断了线,连带着官网也跟着歇菜,这车立马从“智能座驾”变成了“一堆废铁”,车主们的心情,怕是比吞了只死苍蝇还腻味。
这事儿吧,搁相声里能逗个乐,但对车主而言,那就是硬碰硬的麻烦。你想想,三伏天,钥匙撂车里,寻思着用App解锁,结果App蹦出来个“Bad Gateway”,这滋味,是不是跟光着腚在大马路上溜达差不多?更背运的哥们儿,车停在犄角旮旯,想瞅瞅电量,盘算着还能跑多远,结果App直接装死,这不抓瞎了吗?
你说这事儿赖谁呢?有人可能嘀咕,哪吒汽车的技术拉胯,服务器维护跟不上趟。这话不假,但根儿恐怕没那么浅。现如今的电车厂商,恨不得都把自己说成是互联网大拿,App早成了车子的标配,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第二把钥匙”。可这“钥匙”说丢就丢,是不是有点忒随意了?
琢磨琢磨,现在的智能化汽车,花样是愈发多了,远程遥控、自动驾驶、OTA升级,听着挺玄乎,可一旦网络掉链子,这些玩意儿立马成了摆设。这就像盖楼,地基没夯实,上面堆砌得再金碧辉煌,也保不齐哪天就垮了。
这背后,其实也暴露出一个问题:电车厂商是不是把过多的心思用在了“炫技”上,而忽略了最根上的东西——耐用性和靠谱程度?你整那么多花拳绣腿的功能,App做得花里胡哨像个游戏,结果连最基本的开门、瞅电量都保证不了,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有人可能开脱,哪吒汽车是后起之秀,技术底蕴不足,出点岔子也情有可原。这话听着仿佛有点道理,但细咂摸咂摸,也不尽然。造车,终究不是小孩过家家,是要对用户负责的。你技术青涩,可以慢慢打磨,但不能拿用户的体验当练手啊。
再者说,现在电车市场厮杀得这么厉害,各家厂商都在卷配置、卷价格、卷服务。但说白了,消费者最看中的还是质量和口碑。你App三天两头闹幺蛾子,官网也时不时宕机,这口碑还怎么着落?长此以往,谁还敢下注你的车?
当然,咱们也得瞧见,哪吒汽车也在想法子补救。又是法务部站出来辟谣,又是组织优化流程,又是撙节开支,动作是不少,但这些招数能不能真正纾解用户的痛点,才是重中之重。
说句公道话,这次哪吒汽车App掉链子事件,也给大家伙儿敲了个警钟。买电车,不能光瞅参数和配置,更要掂量掂量厂商的研发实力和售后保障。说到底,车买回家是要用的,不是当祖宗供着的。一个稳稳当当的App,远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更吃香。
就跟那位悔青了肠子的哪吒车主一样,他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整个老款油车踏实。”这话听着有点丧气,但也说出了不少消费者的心里话。
实际上,消费者要的很简单,就是一辆开着省心、用着舒坦的车。而对于厂商而言,与其把银子砸在营销和噱头上,不如老老实实地把产品做好,把售后做扎实。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把用户放在心坎上,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末了,盼着哪吒汽车能尽快摆平这次App断网的风波,给车主们一个说法。也盼着所有的电车厂商,都能从这次事件中汲取经验,把产品打磨好,把售后服务周到,别让消费者花了“智能”的钱,最后却落了个“堵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