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周末你计划带着家人从上海自驾到重庆,单程1600多公里。如果开一辆新能源车,你最担心什么?是半路突然没电?还是频繁找充电桩耽误时间?最近,一款预售价16.28万起的新车星纪元ES增程版,用实测2521公里的超长续航直接打破了这种焦虑。而它的对手,正是新能源市场的老将比亚迪汉DM-i。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款后来者凭什么敢叫板行业标杆。

价格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星纪元ES增程版起售价16.28万,比汉DM-i入门款便宜了整整3千块。但价格只是开胃菜,真正的重头戏藏在配置表里。举个直观的例子:同样是顶配车型,星纪元ES多了一套激光雷达和城市领航功能,价格却比汉DM-i智驾版便宜2万多。这就好比去餐馆吃饭,别人家菜单上写着“红烧肉28元”,这家店却端出“红烧肉+海鲜拼盘”只卖25元——这波操作直接让准备掏钱买汉DM-i的消费者集体愣住。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续航对决:多跑一个省是什么体验?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去年海南环岛测试中,有车主开着星纪元ES增程版绕海南岛跑了整整四圈,最终里程定格在2521公里。换算成日常场景,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单程不加油。而比亚迪汉DM-i的综合续航虽然也有1350公里,但遇到跨省长途时,星纪元ES能让你少进一次加油站。比如上海到重庆1600公里的路程,前者能一口气跑完,后者却要在中途找加油站“续命”。对于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这种差距就像手机电量——99%和100%看似只差1%,实际用起来心态完全不同。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技术路线之争:增程和插混到底谁更香?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星纪元ES的增程技术有个绝活: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只专心发电。这就好比家里请了个专业厨师,他不用端盘子擦桌子,只管把菜做好。实测显示,它的1.5T增程器每升油能发3.7度电,配合44.5%的热效率,馈电油耗控制在4.9L/100km。汉DM-i的插混系统虽然短途油耗更低,但跑长途时发动机既要发电又要驱动,就像让厨师同时当服务员,难免手忙脚乱。有车主反馈,汉DM-i在高速上电量低于30%时,动力响应会明显变“肉”。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智能配置:新手和老司机的差别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坐进星纪元ES的驾驶舱,15.6英寸的中控屏比汉DM-i大了一圈,8155芯片让语音助手反应快得像真人秘书。实测时,用方言说“把空调调到23度,打开座椅按摩,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能秒懂并执行。而汉DM-i的语音控制需要字正腔圆,说快了还会“卡壳”。更夸张的是,星纪元ES顶配版搭载激光雷达,能识别施工路段的塑料围挡,遇到乡间小道也能自动会车。相比之下,汉DM-i的智驾系统更像谨慎的新手司机——功能都有,但遇到复杂路况就怂了。

预售16.28万起!星纪元ES增程版,对比汉DM-i有何优势?-有驾

细节见真章:这些设计太懂中国人

星纪元ES的车主群里有个真实故事:王先生每天通勤80公里,以前开汉DM-i时,冬天开暖风续航直接打七折,三天两头跑充电站。换了星纪元ES后,255公里的纯电续航让他的充电频率从每周3次降到1次。还有个细节让人暖心——后排扶手上装了块液晶屏,老人孩子坐后排能自己调空调温度,不用总麻烦驾驶员。反观汉DM-i,想要座椅加热通风得加钱选装,后排乘客想调温度还得扒着前排椅背伸手够按键。

市场正在用钱包投票

预售开启当天,星纪元ES增程版2小时订单破万,这个数字狠狠打了“便宜没好货”的脸。4S店销售透露,来看车的客户最常问的是:“这车真能跑两千多公里?”当销售调出海南实测视频时,很多人当场下订。相比之下,比亚迪4S店的销售话术还停留在“我们有4500家门店,售后更方便”。但年轻人似乎更愿意为新技术买单——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没人会因诺基亚售后网点多而放弃iPhone。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星纪元ES增程版和比亚迪汉DM-i的较量,本质上是两种生活态度的选择:是拥抱“充电五分钟,狂奔两小时”的科技激进派,还是选择“够用就好”的保守派?当星纪元ES把30万级的配置压到16万区间,这场较量或许早已没有悬念——毕竟消费者永远会用最朴素的真理做选择: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