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排气压力高报警,如何解决~

压缩机排气压力高报警是制冷 / 空调系统中常见的故障,通常与系统散热、制冷剂状态、部件异常等因素相关。解决时需按以下步骤逐步排查处理:
一、先确认核心参数,判断异常范围
记录报警时的关键数据:
包括排气压力具体数值(对比设备正常范围)、冷凝温度、环境温度、运行电流等,为排查提供依据。
初步判断:
排气压力高通常伴随冷凝压力升高(因排气压力≈冷凝压力 + 管路阻力),优先从冷凝系统入手。
二、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1. 冷凝器散热不良(最常见原因)
表现:冷凝温度过高(如风冷冷凝器≥45℃,水冷≥35℃),导致排气压力同步升高。
排查与处理:
风冷冷凝器:
清理冷凝器表面灰尘、油污、柳絮等杂物(用高压水枪或专用清洗剂,注意避免翅片变形)。
检查散热风扇:是否反转、转速不足(电容老化或电机故障)、叶片损坏,修复或更换风扇部件。
改善安装环境:确保冷凝器周围无遮挡,通风良好(进风口与障碍物距离≥1.5 米),避免高温环境(如夏季阳光直射)。
水冷冷凝器:
检查冷却水:流量是否不足(水泵故障、阀门未全开)、水温过高(冷却塔效率低、补水不足),调整至设计值(通常流量≥设备要求,水温≤32℃)。
清理水路:水垢、淤泥堵塞换热管,需用除垢剂清洗或机械疏通。
2. 制冷剂充注过多
表现:系统内制冷剂过量,占据冷凝器有效换热空间,导致冷凝压力 / 排气压力升高,可能伴随吸气压力也偏高。
处理:
停机后缓慢释放少量制冷剂(通过系统放气阀),观察压力表,直至排气压力恢复至正常范围(参考设备手册,如 R22 制冷剂通常冷凝压力≈0.9-1.2MPa,R410A≈1.8-2.4MPa)。
放气时需少量多次,避免过度排放导致压力过低。
3. 系统混入不凝性气体(如空气、氮气)
表现:排气压力、冷凝压力异常升高,且与冷凝温度不匹配(如压力远高于对应温度下的饱和压力),运行时冷凝器上部温度偏高。
原因:维修时未抽真空、系统泄漏后进入空气。
处理:
进行 “放气操作”:停机后,待系统压力稳定,微开冷凝器顶部放气阀,缓慢排出不凝性气体(气体通常聚集在顶部,放出时压力表会明显下降)。
若放气后压力仍快速回升,需重新抽真空后定量充注制冷剂。
4. 排气管路堵塞或阀门故障
表现:排气压力显著升高,而冷凝压力可能正常(堵塞位置在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压缩机运行声音异常(沉闷)。
排查与处理:
检查排气截止阀、单向阀:是否未全开、阀芯卡阻,手动调节或拆解清洗,必要时更换阀门。
检查排气管路:是否因焊接不良、异物(如焊渣)导致堵塞,疏通或更换管路。
5. 压缩机负载过大或部件异常
表现:排气压力高,同时电流偏大,压缩机过热。
排查与处理:
检查蒸发温度:若蒸发温度过高(如冷库库温异常升高、空调回风温度过高),导致压缩机吸气量增大,排气压力上升,需降低负载(如调整温控器、减少热负荷)。
检查压缩机内部:排气阀片磨损、缸套活塞故障导致排气不畅,需拆机检修,更换损坏部件(建议由专业人员操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前务必停机,待系统压力降至安全范围(避免高压制冷剂喷出伤人)。
涉及制冷剂排放时,需符合环保要求,禁止直接排入大气。
若多次处理后仍频繁报警,或不确定故障点,建议联系设备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更大损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