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一说起华为,可能第一反应还是那个信号特别好、拍照特别清楚的手机。
但是现在,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了,华为这个名字,越来越多地和汽车联系在了一起。
感觉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路上跑的、网上聊的,很多新出的智能汽车,背后都有华为的影子。
这不,就在大家还在讨论华为接下来要一口气推出好几款新车的时候,两个更让人关注的消息又传了出来。
一个是一款看起来非常神秘、方头方脑的大家伙,据说是华为鸿蒙智行家族的第一款MPV,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商务车或者保姆车;另一个消息就更有意思了,造出了“人民神车”五菱宏光的上汽通用五菱,竟然也可能要和华为合作了。
这两个消息放在一起看,就让人忍不住想问了,华为在汽车这盘大棋上,到底想做什么?
它是不是准备从几十万的高端市场,一直覆盖到咱们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十几万家用车市场呢?
咱们先来说说那个神秘的大家伙。
最近,网上突然流出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一台被伪装材料包得严严实实的测试车。
虽然看不清具体的细节,但它那个高高大大、四四方方的轮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一台主打空间的MPV。
这种车型,就是为了满足一家老小集体出行的需求而生的,空间宽敞、乘坐舒适是它的首要任务。
有心人把这台车的车头灯部分和已经上市的问界M9放在一起对比,发现那个大灯的造型和设计风格,简直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问界M9是什么?
那是华为和赛力斯深度合作的旗舰车型。
这么一看,这台神秘MPV的身份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它很可能就是鸿蒙智行家族的又一个新成员。
根据目前各方透露出的信息,这台新车很可能是华为与奇瑞汽车合作的“智界”品牌旗下的首款MPV。
大家可能对“智界”这个品牌还有些印象,前不久它推出的智界S7轿车,就因为其出色的智能驾驶能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说,这款新的MPV内部代号叫“EHV”,将会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选择,这样一来,不管你是喜欢纯电的安静平顺,还是担心续航里程,都能找到合适的版本。
电池方面,它将搭载行业巨头宁德时代的产品,这也算是给车辆的续航和安全上了个双保险。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谍照上隐约可以看到,这台车的车顶上可能安装了激光雷达。
这个小小的装置可不简单,它相当于给汽车安上了一双能够精准感知三维世界的“火眼金睛”,能让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各种复杂天气和光线条件下都看得更清楚、更远。
这意味着,这台MPV很可能搭载华为最新的那套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想象一下,未来开着这样一台车,带着全家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能够自己平稳地跟车、超车,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这无疑会让家庭出游变得更加轻松和安全。
有趣的是,关于这台MPV的诞生,背后似乎还有一段小故事。
据说,奇瑞汽车原本计划将这款豪华MPV放在自己的高端品牌“星纪元”旗下推出,甚至连内部代号E08都已经有了。
但后来,这个项目的主导权似乎从奇瑞自己的品牌转向了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当前汽车行业一个非常现实的趋势:即便像奇瑞这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传统车企,也认识到在智能化时代,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强强联合,利用华为在智能技术、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上的优势,或许能让一款好产品更快地被市场接受,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说智界MPV是华为继续在高端市场排兵布阵,那么另一个关于五菱的消息,则更像是华为准备向更广阔的主流市场发起的一次试探。
提到上汽通用五菱,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满大街跑的五菱宏光,或者是小巧玲珑的宏光MINIEV,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深谙中国老百姓需求的品牌。
就是这样一个品牌,最近传出要和华为合作了。
据一些媒体报道,在五菱内部的一次活动中,有技术高管明确表示,五菱和华为合作的产品将会在今年内和大家见面。
虽然官方的回应依然是比较谨慎的“以官方发布为准”,但这种来自内部的消息,往往并非空穴来风。
那么,一个是以性价比著称的“国民车企”,一个是代表顶尖科技的“技术巨头”,它们会怎么合作呢?
业内普遍猜测,可能会采用“HI模式”,也就是“Huawei Inside”。
这个模式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一下,就像我们去买电脑,电脑的品牌可能是联想或者惠普,但机箱上会贴一个“Intel Inside”的标志,意思是它最核心的处理器用的是英特尔的。
华为的HI模式也是类似,车还是五菱或者它旗下的宝骏品牌,生产制造也由五菱负责,但是车里面最核心的“大脑”,比如智能座舱系统、人机交互、特别是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将由华为来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模式下,华为扮演的是一个顶级技术供应商的角色,用自己的技术去赋能汽车产品。
更让人激动的是,有传闻称,双方合作的第一款车可能是一款SUV,预计在2025年底推出,并且起售价可能会在15万元左右。
15万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白热化、销量也最大的一个价格区间,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购车的首选范围。
如果华为真的能将它那套在高端车型上已经得到验证的、非常成熟好用的智能驾驶技术,通过与五菱这样拥有极致成本控制能力的车企合作,下放到这个价位的车型上,那对于同级别的其他产品来说,无疑会形成巨大的冲击。
这不仅仅是增加一个配置那么简单,它可能会重新定义15万级别家用车“智能化”的标准,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前沿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看,我们就能更清晰地看到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宏大布局。
它并不是要自己从头到尾造一台车,而是希望构建一个庞大的“华为汽车生态圈”。
通过与赛力斯深度绑定的“问界”模式,它已经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打响了名头;通过与奇瑞、北汽、江淮等车企合作的“智界”等鸿蒙智行模式,它正在不断扩充产品线,覆盖轿车、SUV、MPV等不同品类;而通过可能与五菱合作的“HI模式”,它则有机会将自己的技术影响力,渗透到最广大的主流消费市场。
这种多条腿走路的策略,既发挥了华为自身在技术和品牌上的优势,也尊重并利用了传统车企在整车制造、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上的深厚功力,形成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这种中国科技企业与中国制造企业深度协同的模式,正在催生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新产品,不仅让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们普通消费者,对未来能买到什么样的好车,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