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瞅见吉利银河M9跑去米兰亮相,我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车跟意呆利有啥瓜葛?
莫非想蹭点国际时尚的光环?
可转念一想,现在新车发布不在自家门口,非得跑到洋地儿“镀层金”的,似乎也司空见惯了。
这车的外型,用个不那么客气的词儿形容,就是“大杂烩”。
你说它师从沃尔沃吧,“雷神之锤”大灯的影子是藏不住;你说它有独门绝技吧,贯穿式尾灯这玩意儿,现在哪个新能源车没安排上?
镀铬饰条更是恨不得糊满车身,生怕街坊邻居不知道它是个“金贵货”。
当然啦,颜值这东西,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人觉得它气场全开,稳如泰山,有人觉得它用力过猛,恨不得把自己塞进金元宝里。
但真正挠到我痒处的,是它吹嘘的“千里浩瀚高阶智驾”。
L4级辅助驾驶?
瓢泼大雨里还能看清180米开外?
这简直像在科幻片里截了个图。
要知道,眼下自动驾驶技术还处在爬坡阶段,各路车厂都在卯足了劲儿啃硬骨头。
吉利这回直接扔了个“王炸”,拍着胸脯说M9能搞定L4级辅助驾驶,这步子是不是扯着蛋了?
兴许有人觉得,L4级辅助驾驶听着唬人,但说白了,还是得有个老司机坐镇,随时准备接管。
换句话说,你还是得把着方向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跟咱们憧憬的“撒手没”自动驾驶,还隔着银河系呢。
再说了,暴雨天探测180米,这数据是咋来的?
是在无菌实验室里鼓捣出来的,还是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跑出来的?
要是实验室数据,那参考价值恐怕要打个骨折。
毕竟,真实路况可比实验室里复杂得多了去了。
聊到智能座舱,三屏联动、语音交互、手势控制,这些玩意儿现在也快成“出厂标配”了。
吉利银河M9嚷嚷着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调节座椅、空调、香氛,听起来很暖心,但实际用起来咋样,还得等正式发售了才知道。
毕竟,这种所谓的“智能化”,一不小心就变成“智障化”了。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杀成一片红海,各家车企都在绞尽脑汁拼技术、拼配置、拼价码。
吉利银河M9的对手锁定深蓝S09、理想L6这类狠,预估价位在20-30万之间。
这价位,可选的“种子选手”那可太多了。
那么,银河M9拿什么来杀出重围呢?
是它“集各家之长”的外观?
还是它挂在嘴边的“L4级辅助驾驶”?
抑或是它“嘘寒问暖”的智能座舱?
依我看,这些都不是关键。
消费者真正care的,是车辆的安全性、靠谱程度和实用性。
说到底,买车不是买概念,而是买个能把你平平安安、舒舒服服送到目的地的工具。
所以,吉利银河M9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光靠发布会上吹得天花乱坠是不够的。
它得拿出真家伙,用实打实的表现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说白了,车这东西,最终还得回归它的初心——安全、皮实、好用。
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充其量算是锦上添花。
要是连最基本的功能都做不好,那再多的“智能化”,也只是海市蜃楼。
就像网上流行的那句话,你跟我谈情怀,我跟你讲性价比,你跟我讲性价比,我跟你讲安全,你跟我讲安全,我直接all in沃尔沃。
所以嘛,今晚的米兰发布会,咱们就当看场马戏,瞧瞧吉利能变出什么新把戏。
至于银河M9到底成色几何,还得等它正式上市,接受市场的千锤百炼。
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溜溜,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