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你脑海里首先想到的大众交通工具是什么?是公交车,还是地铁呢?
一提到“有轨电车”,可能不少人得思考一阵子,才能想起这个交通工具究竟长啥样。
如今谈到“有轨电车”,一股怀旧的情绪油然而生,大家都觉得它是一种复古、古典的象征。
说到一百年前,有轨电车可是欧美城市交通的主角,拥有它的城市,仿佛就意味着现代化的到来了。
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现在我们国家在地铁建设上热情高涨,可对有轨电车却没啥兴趣。
其实咱们国家也是有试过的,只是之前那些失败的案例,让大家觉得承受不起那种损失。
投资几十亿,没到三年就拆分了,这可真让人难以忍受,哪里都很难接受啊。
有轨电车实际上有几个明显的缺点,才导致不少城市对它“爱来爱去”,最终放弃。首先,建设成本高,铺设轨道需要大笔资金,这对预算紧张的城市来说可真是个负担。其次,维护难度不小,轨道损耗和日常维护都得花不少心思和钱。再者,灵活性差,一旦线路铺设好,想要调整或扩展就不容易,容易受制于已有的道路和环境。另外,乘客数量受限,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利用率未必能达到预期,造成资源浪费。最后,交通拥堵时,电车的运行效率也可能受到影响,跟着大流儿走,总是让人心里不踏实。总之,这些问题一来二去,许多城市最后选择了放弃或调整方向。
一、有轨电车也曾有巅峰期
19世纪末,第一辆有轨电车诞生,之后,整个世界的大城市都被有轨电车网络像一张大网一样覆盖了。
在那之前,全球的出行主要靠人力和马力拉着车,哪能见过这种用电的高科技交通工具啊。
有轨电车坐上去既快又带感,让欧洲的街头一度变得热闹非凡,电车成了人们出行的热门选择。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那个时候挤电车的人,真和如今挤地铁的那群人是一模一样的。
没错,中国也紧跟潮流,1906年天津首开了有轨电车,这样一来,我国就正式进入了有轨电车的时代。
可惜好景不长,有轨电车辉煌了没多久,就显现出一堆问题。
占道的问题、速度慢、故障频频、耗电量大……各种麻烦接连不断,真是让市民心烦意乱。
更不用说那时候小汽车的速度、舒适性和灵活性都高了不少。
一压这比,真觉得有轨电车存在的意义不大,甚至为了让它畅行无阻,连汽车的驾驶都被牵扯进来了。
所以,各国都开始行动起来,陆续拆掉老旧的有轨电车轨道,给新兴的汽车让出空间。
虽说中国有些城市没拆掉,但也是出于各种考量,变得像个“复古情怀”的网红打卡地,已不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没想到被时代遗忘的有轨电车如今又开始复兴,许多地方趋之若鹜,建设热潮此起彼伏,理由多得很,比如经济划算、环保减碳、缓解交通压力,还有城市形象等。
珠海的有轨电车也是在这个时期冒出来的。
二、珠海有轨电车的衰败
2013年9月,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开建,这个交通工程预计要花掉26亿元,规划的线路长度为8.9公里。
沿途会有14个站点,还设有一个车辆基地,规模和投入都相当可观。
而且大家都晓得,城市交通的附近,通常都是人来人往、人气旺、物价也水涨船高的繁华地带。
可见,珠海的有轨电车1号线真的是备受期待,然而最终的表现却大相径庭。
2017年,大家都在翘首以盼的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终于迎来了试运营的亮眼时刻。
一开始的那段时间,效果真是杠杠的,吸引了不少人专程来这儿打卡、乘坐,现场可热闹得很!
好景不长,珠海有轨电车的麻烦事儿接连而至,弄得大家都挺尴尬的,市民们的抱怨声也是此起彼伏。
珠海的轨道电车可不一样,它的轨道可是在马路中间,和地铁的地下铺设大有不同。
原本宽敞的双向8车道变成了6车道,这看似小小的调整,却让交通拥堵的问题更加严重。
城市交通本是为了方便大家出行,没想到却弄得人们越走越堵,时间也越来越浪费,这可真是个大失败啊。
除此之外,这列有轨电车的乘客量也没达到预期,投入了不少资金,本以为后面的客运能慢慢把本赚回来。
不过,现实却狠狠给了一个教训,损失严重,实际上乘客数量仅仅达到了预测的二十分之一。
投资不仅没能回本,电车还得长期运营,这还得额外花钱维护,财政负担真心重得让人难以承受。
更让人吐槽的是,里面还有不少明显的供电系统技术缺陷,真的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安全隐患一直无法有效处理,漏电、短路、冒烟等情况时有发生。
看了整个过程,我们不得不感叹,珠海造的这辆有轨电车,真是个不停就不行的角色。
2021年1月22日,珠海的有轨电车线路正式停运。
当然,停运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2024年5月7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官方通告。
决定停止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的运行,同时拆卸相关的设施和设备。
这辆寄托了无数期盼的有轨电车,不到三年就迎来了它的最终谢幕。
三、有轨电车缺点不少?
有轨电车曾是百年前城市出行的先锋,但在我国却没能广泛持久地发展,背后的原因挺复杂。首先,随着汽车和公共汽车的普及,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灵活性更高的汽车逐渐取代了有轨电车的地位。再者,有轨电车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基础设施投资不仅需求大,还占用城市空间。而且,国内不少城市在规划上更倾向于发展快速交通系统,因此对有轨电车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变化快,有轨电车的适应性有些不足,这也影响了它的持久性。总之,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理想。
其实,提到珠海的有轨电车,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发现这种交通方式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在实际运营中,这个有轨电车到底存在哪些让人不得不注意的不足之处呢?
1、行驶速度慢,运转效率不高。
如今,现代市民出门时,地铁和公交几乎总是他们的首选。
私家车虽然很便利,可就是容易碰上堵车,到了地方还得费劲找停车位,真是浪费时间。
有轨电车的问题也差不多:一坐上去,就感觉慢吞吞的,走走停停的,仿佛在悠闲游玩,连公交车都比不上。
想象一下,在地铁站里,人来人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飞奔,生怕耽误一分一秒。
要是把地铁全换成有轨电车,哎呀,上班上学的朋友们肯定得抱怨了:这根本不够用啊!骑个共享单车都比这快得多。
又不省心又慢,按照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愿意搭有轨电车的人可真不多呀。
运营费用真是高得让人心疼。
别看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不高,钱花起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
投资得上亿,建造成本真是高得吓人。
可不是说建成就一了百了,后面的车辆和轨道得定期维护,确保轨道平整、安全。
修这修那,可别光说不练,这可得靠一大笔资金来支持啊。
珠海这座大城市,运营了三年都扛不住财政压力,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要是运行成本高,回报也跟着高,那还好说,问题来了,有轨电车的花销大,但收益却不怎么样,真是得不偿失啊。
再说了,有轨电车是靠电来驱动的,看起来环保,其实耗电量也不小呢。
在这儿咱多说一句,正因为这“环保用电”,所以就有人对此提出了看法:
要是用的火电,那哪儿能算得上环保呢?
显而易见,有轨电车真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论。在反对者看来,这东西的存在简直是缺陷多多。
四、有轨电车真的一无是处吗?
如今在网上,依然能发现不少人对有轨电车赞誉有加。
包括像淮安这样的中等城市,也开始让有轨电车走上更适合、更恰当的道路。
先说说,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历史的一部分,简直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那个昔日的老街区。
现在不少地方的有轨电车,已经变成了大家热衷打卡的网红地点,复古的风情,历史的氛围,真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呐。
有些城市对有轨电车进行了调整,让它不仅仅是上班代步的工具,反而成了旅游观光的热门选择。
在车厢里慢悠悠地待着,完全不必担心人潮拥挤或者时间紧张,尽情享受窗外那醉人的美景就是了。
在欧美的一些地方,有轨电车经过现代智能技术的优化与升级,正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角色。
说到底,我们并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有轨电车,觉得因为某些失败的例子就该把这类轨道交通完全扔掉。
归根结底,有轨电车的实用性和能否长期运营,关键还是得看当地的交通规划。
因地制宜的道理大家都懂,在做交通规划的时候,得充分考虑自己实际的情况,跟风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结尾
有轨电车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客观来说,放在合适的城市和场合,它还是能发挥很多积极作用的。
要是把它放在像珠海那样人流密集的大城市主干道上,确实是挺麻烦的,简直是给交通添堵。
所以说,反反复复还是老话:适合别人的事情,未必就能适合你。放在其他地方行得通,但不代表搬过来就能一样顺利。
无论在哪儿,大家最盼望的还是省时又省钱的出行方式,能让生活更方便。
现在,一些城市的有轨电车已经变成了当地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拍照留念。
各位亲们,你们对有轨电车的印象咋样呢?你们那儿有有轨电车吗?体验咋样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