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停产背后的真相中欧汽车分歧超出你的想象

近日,荷兰政府依据一项名为《商品可用性法》的法律,以所谓“存在严重治理缺陷”和“保护国家安全”为理由,宣布对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采取强制干预措施,并暂停了中国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荷兰方面表示,担心安世作为中资企业,将来有可能中断对欧洲的芯片供应,这一“预防性干预”引发了广泛关注。

大众停产背后的真相中欧汽车分歧超出你的想象-有驾

荷兰政府的决定公布后,中方迅速作出反应。2025年10月初,作为安世半导体全球生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安世中国(东莞工厂)对部分半导体产品的对欧出口进行限制。荷兰方面担忧的情况,因其自身做法而迅速成为现实。

这一事件反映出欧洲部分决策者在处理中欧经贸关系时的复杂心态与矛盾。大众汽车的停产危机并非孤例,而是欧洲汽车产业供应链风险逐步显现的一个缩影。安世半导体在汽车功率芯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供应受阻,会对全球汽车工业链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德国大众、法国雷诺、意大利斯特兰蒂斯等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将面临压力。

大众停产背后的真相中欧汽车分歧超出你的想象-有驾

这背后,是欧盟在所谓“科技主权”和“去风险”政策中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希望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另一方面又难以承受产业链脱钩带来的实际冲击。欧洲在推进产业自主的对短期利益和实际发展需求的权衡,面临着诸多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欧洲舆论仍对中方的行事逻辑存在误解。有社交媒体用户评论称“中国不会因一家公司与欧洲交恶”,这种看法忽略了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的现实考量,把复杂的利益博弈简化为对“面子”的维护。事实上,面对国家核心利益和产业链安全受到影响时,中方的立场始终坚定,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把中国正当的利益诉求曲解为“情绪化反应”,显示出对现实的误读。

大众停产背后的真相中欧汽车分歧超出你的想象-有驾

欧洲一些政界人士在涉华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当本方采取措施时强调“国家安全”和“价值观”,而在中方实行反制时又指责“破坏全球化”“不顾全局”。荷兰政府此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正常经营的跨国企业,这种带有明显经济胁迫色彩的做法,实际上损害了国际经贸合作的基础。既然采取了先行措施,应当理解并正视中方基于对等原则作出的回应。

这一系列事件提醒各方,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才能推动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

大众停产背后的真相中欧汽车分歧超出你的想象-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