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这场比赛有多带劲。Moto2 组别里,阿隆索骑着春风的赛车,最后三圈跟疯了似的往前冲。银石的弯道角度特别刁钻,很多车手到这儿都会减速,可他偏不,愣是在一个连续弯道里超了两个人。冲过终点线的时候,他抬手拍了拍车把,那得意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最终拿了个季军,这可是国产赛车在 Moto2 组别里少有的好成绩。
Moto3 组别更让人捏把汗。奎尔斯的车在中途出了点小问题,油门反应慢了半拍。旁边的对手好几次想超他,都被他死死挡住。最后一公里,他像是突然醒过神来,把速度提到最快,硬生生从第四冲到了第二。冲线的时候,他摘下头盔,头发都湿透了,对着镜头比了个大拇指,车身上的春风标志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两个领奖台吗?有啥大不了的。但你知道搞赛车有多烧钱吗?我认识一个做赛车配件的老板,他说光是给赛车换一套专用轮胎,就得花掉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更别说研发发动机、调试车架了,一笔投入砸进去,可能连个响都听不见。去年有个品牌,花了三年时间研发新车,结果第一场比赛就出了故障,前前后后亏了好几千万。
可春风偏就这么死磕。他们的工程师团队,一年里有大半时间泡在赛道旁的维修区。有时候为了改一个零件,白天在赛道测试,晚上在车库画图,连续熬一个星期是常事。有次采访,一个老工程师指着满手的茧子说:“别的比不过人家百年品牌,就只能多花点笨功夫。”
你发现没?赛道上的胜负,从来都不只是车手的事。就像阿隆索能在银石超车上,靠的不只是他的技术,还有赛车在高速过弯时的稳定性。这背后,是材料学、空气动力学的一次次试验。总说国产货要崛起,崛起在哪儿?不就是在这些别人看不见的细节里较劲吗?
有人担心,花这么多钱在赛车上,值得吗?其实你看看那些买摩托车的人就知道了。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车时,会留意这个品牌有没有赛车技术。就像买手机会看处理器一样,赛车场上练出来的技术,装在民用车上,骑着就是不一样。
当然了,现在离拿冠军还有段距离。MotoGP 的顶尖车队,人家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就像班里的学霸,不是一天两天能追上的。但这次双组别领奖台,就像给递了张入场券,告诉世界:中国品牌也能在顶级赛场里玩得转。
看着银石赛道上飘扬的标志,突然觉得挺感慨的。的制造业这些年一直在往上爬,爬得慢,但每一步都踩得实。就像赛车上的齿轮,一个咬着一个,慢慢攒着力气。
下一站比赛在西班牙,不知道春风能不能再给带来惊喜。你觉得,的国产摩托,多久能站上最高领奖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