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

北京的一位普通上班族发现自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他每天的通勤时间从原来的30分钟延长到了50分钟。 如果遇到红绿灯不给力的情况甚至需要超过一个小时。 这让本就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更加捉襟见肘。

2025年9月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取代了2018版的旧国标。 这份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国标明确规定:当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同时还要求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新国标从生产技术源头加强了防篡改要求。 规定要求限速器不应具备修改限速值功能不能通过剪线、跳线等方式修改控制器功能从生产端遏制非法改装行为。 有专家指出这将从根本上解决“限速”泛滥的问题。

然而行业内人士透露从技术上还是可破解的只是需要花费更多成本利润就没了。 这意味着解限速并未完全杜绝只是成本更高了。

今年7月央视曾专题报道电动自行车解限速乱象。 记者通过暗访发现多家商家仍然提供“先上牌再解速”的服务甚至主动向顾客推荐解限速工具。 这已经不是央视第一次关注此事。 2022年315晚会就曝光了部分商家通过更换控制器、刷写新程序等手段轻松突破国家规定的25km/h限速。

解限速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用户对25km/h的限速不满意;商家面临“不解码车卖不出去”的现实;监管难度大“隐形超速”难查处。

限速25km/h的本意是保障安全实际上却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方面所有车主都以相近的低速行驶使车道容错空间被压缩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为了限制时速电动自行车限制了电机的功率(最高不超过400w)对于经常爬坡道的车主来说会感觉动力明显不足很多陡路段需要下车推行。

数据表明电动车的相关事故中违规载人、闯红灯、逆向行驶才是主因达到了67%超速只占事故的12%。

新国标对外卖骑手影响尤为显著。 一位外卖骑手直言:“25km/h跑单? 饭都吃不上! ”他们的收入直接和效率挂钩25km/h的速度意味着订单配送时间拉长影响收入。 相比之下40km/h+的解限速电动车跑单效率提升至少30%这让很多人宁愿铤而走险。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虽然美团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时罚款骑手们担心:“一定时间内的送单量会变少如果订单的单价不变就会影响整体收入”。

普通通勤族也同样困扰。 以20公里通勤距离计算25km/h时速需48分钟而40km/h仅需30分钟单日通勤时间差达36分钟。 一个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总共多出792分钟相当于13.2小时。

许多城市的禁摩政策变相助长了解限速现象。 目前像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严格限制电摩、电轻摩的上路和上牌。 这导致很多本应该选择更安全、更适合道路通行的电摩用户只能退而求其次去买国标车并且通过解限速的方式提升速度。

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并不是买不起电摩而是不让用啊。 ”一边是禁止电动车速度超过25km/h一边又禁用摩托车(电摩)用户陷入两难境地。

电动自行车门店老板们也在新规下面临经营压力。 一位车商表示:“现在真改不了速度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通过‘破解’提升了。 如果能改我就不会压那么多库存了”。

卖车的利润也大幅下降。 卖一辆新车的利润仅100元至200元即便是售价5000多元的高端电动自行车毛利率也仅10%~15%扣除人工、房租等成本后卖车几乎无利可图。

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一些地区门店周边三公里范围内至少有15家电动车店生存压力巨大。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针对新国标修订发表看法对于限速25km/h的规定他表示普通人日常骑行自行车都能达到15-25km/h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时速可以达到35-40公里限速25km/h的电动自行车可能还跑不过自行车。

由于这一标准与用户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于是解限速就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 李稻葵教授指出标准不符合用户使用需求会导致老百姓改装与执法之间的博弈最后新国标会成为不能完全实行的被“束之高阁”的标准反而违反了标准的严肃性。

上海多名网友发帖称自己骑电动自行车时因超速被“电子警察”抓拍并被处以50元罚款。 交管部门正在事故高发路段试行“区间测速”通过计算车辆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差判断全程平均时速。 一旦系统判定车辆超速(超过15公里/小时)驾驶人将收到罚单。

法律层面存在矛盾。 虽然新国标允许骑25公里/小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非机动车道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这使得交管部门执法时面临两难境地。

根据北京交警的统计涉电动自行车伤亡事故中有近六成车辆超出原设计时速。 数据表明当电动自行车以25km/h行驶时制动距离只有3米;如果速度提高到35km/h制动距离会增加到7米遇到紧急情况可能无法及时制动。

支持限速的网友认为安全才是电动车出行的根本限制电动车的最高时速能够有效的保护车主的出行安全。 反对限速的网友则认为电动车存在交通事故并非只是速度快导致的更重要的是要遵守交规。

电动自行车虽然有限速的要求是在电动车改装产业链的面前25km/h限速形同虚设可以轻松提高电动车的行驶速度。 商家利用控制器协议漏洞可以轻易的重写固件虽然车辆扫码查验仍显示国标标准是使用手机app10秒内即可破解限速。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如果想要更快的速度还可以通过更换硬件提速能够更换大功率电机或者加装并联的电池本来符合新国标的车型25km/h的速度可以轻易升高到80km/h。

解限速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许多用户在购买电动车后会要求商家解除速度限制有时候没有主动提出要求商家也会询问是否要“解速”。 在北京走访多家知名电动自行车品牌的线下门店时发现限速每小时25公里的规定在不少地方形同虚设一些店家甚至会主动向顾客询问是否需要解除限速设置。

有店家称“解限速以后能跑多快跟车型有关小的时速能到30多公里大的能到40多公里”。 还有店家表示“按规定最高时速是25公里要真按那个来好多人都不买电动车了”。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汽车所新能源实验室主任吴志芹谈到除了改硬件以外还有一些电动自行车通过特定的程序或软件来修改电动自行车速度限制参数从而实现解除限速。

“解除限速不仅会影响续航还可能影响质保。 ”有电动自行车厂家客服表示虽然仪表上面最高显示时速25公里如果用其他测速软件可以检测到车辆实际的骑行速度。 一旦查出存在解除限速的情况那么电池或者一些车辆配件就没办法再享受原有的质保政策。

《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出厂后的电动自行车拆除或者改动限速处理装置。 禁止驾驶拼装、改装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高达3.8亿辆相当于每四个人就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面对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新国标提出更明确的安全导向更在规定内容中直指火灾事故和非法改装两大痛点设置了新标准。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为降低火灾相关风险新国标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并明确规定整车塑料占比不得高于5.5%的内容。 此外新国标更新增了耐高温的整车编码要求以便在车辆发生火灾后仍能进行溯源调查。

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九成市民表示目睹过骑手们的交通违法行为高频违法依次是“超速”(49.9%)、“闯红灯”(32.9%)和“不走非机动车道”(29.3%)。

基于种种交通安全风险新国标作出限速断电规定并提出“三位一体”防篡改对杜绝非法改装进行了严格规定。

虽然新规于本月正式开始实施其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经营行为对于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受新标准的约束不会被强制淘汰。

就当前电动自行车产品按标准最高13年的使用寿命而言短期内新规对骑手的实际交通速度不会产生全面影响其速度限制的实际效果也将在长时间的产品迭代中才能逐步显现。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首先对于外卖骑手群体而言速度不应该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外卖行业更应合理安排组织调度与布局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每年全国各地尤其是城市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过半都是由电动自行车以及相关的诱因引起的有些城市甚至达到80%。 从这个角度来看限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自动断电的规定也将促进市场和技术的高质量转型”。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政策为新国标的实施设置了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企业可按旧标准或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 为消化旧国标车库存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2025年12月1日后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全部符合新国标。 记者调研发现无论是终端销售还是生产厂家都在为新国标落地积极准备。

在北京西城区白纸坊经营电动自行车店十几年的老王代理了多个品牌。 他表示:“很多顾客会问旧国标车还能不能上路。 其实旧国标车照样可以骑只是新国标车更安全、更结实”。

在这家车行只看到少量新国标车。 从外观上看它们比旧国标车更小巧塑料部件更少全部配备后视镜和转向灯车身醒目位置标有“CCC”认证标志。

谈及消费者偏好老王表示:“新国标车安全性更高车型偏小且限速25公里/小时。 不少人了解政策后反而趁缓冲期选购旧国标车”。 记者走访多家车行发现尽管新国标车被摆在显眼位置旧国标车仍是销售主力。 不过销售人员坦言目前正处于清库存阶段。

生产企业积极应对政策变化。 绿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围绕防火阻燃、塑料使用比例及防篡改等新要求全面升级产品线并推进技术革新。 目前公司已有两款车型首批通过新国标CCC认证多款正在认证中。 生产线改造已基本完成预计可按时达标。

不少企业还鼓励门店参与政府“以旧换新”活动通过补贴降低消费者换购成本加快旧车置换。 例如多家企业在终端渠道对交售老旧锂离子电池车并购买铅酸电池车型的消费者提供额外补贴以推动销量增长。

央视痛批电动车解限速,25kmh跑不快,谁能替骑车人说话?-有驾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提出更高要求如明确锂电池需通过热失控、过充、短路等严苛测试并强制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推动电池向高安全性的磷酸铁锂路线转型。

面对新规企业需深入理解技术规范抓住提升安全性能的关键点快速适应变化。 在产业链创新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需研发符合新规的材料中游制造商则需对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升级优化。

“新规明显促使企业拓展跨行业供应链如引入汽车供应商以满足适配要求”。 九号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此外企业还需在改进工艺与保持价格稳定之间寻求平衡。 随着行业整体升级转型和供应链提效增量成本将逐步下降。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平衡合规要求与价格竞争力降低消费者敏感度确保市场平稳过渡。

随着消费能力变化电动自行车市场需求呈现分层趋势:合规基础款主导下沉市场价格区间约在1500元至2500元;高端智能款则配备自动驾驶辅助、语音交互等功能售价普遍突破5000元为企业带来丰厚利润。

新国标实施将加速电动自行车行业洗牌。 头部企业具备更强的研发实力、资金储备和供应链整合能力能更快推出符合新标的产品并凭借规模与品牌优势抢占市场。 相反受资源所限的中小企业若无法及时升级产品则可能被淘汰出局加剧行业分化。

目前全国在用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其中存在大量老旧车和改装车。 去年以来尽管通过“以旧换新”淘汰了1200多万辆老旧车相比庞大存量高安全性新车占比仍然很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