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

合资车都开始研究怎么讨好中国年轻人了,国产车却突然不折腾了,这画风难道也太反转了吧?谁能想到,工信部第399批新车公示一出来,这阵风刮的,连老司机都要重新学一遍怎么看车市了。

以往提起合资品牌,就像小学老师一样端着架子,什么丰田、本田、日产,设计都是四平八稳,卡罗拉和RAV4给人感觉就是“你买了不会出错”,主打一份稳定,顶天就是在车标上做做文章。但这新一轮公示爆出来,丰田一下扔出五款新车,卡罗拉、雷凌、BZ4X、RAV4、还有一台全新的纯电BZ7。别看以往这些名字听着都像刚下课表的学生,实际上设计真的“换风格了”,C型日行灯又锐又亮,简直就是对着海外新势力模板照抄。谁还记得当年丰田那点“老干部气质”?这一波年轻化操作,就差把“欢迎批量试驾”的横幅挂门口了。

说丰田是从群众喜好里“学聪明了”也不是乱讲。要不是去年新凯美瑞和纯电BZ3X改完之后直接销量爆表、口碑炸裂,这次新车也不会像拧开瓶盖的饮料一样能冒出这么多料头。但丰田这次真是“放下架子”,人家不仅在设计上加料,连供应链都学新势力的路数,把妈妈带有重庆方言的“Momenta智驾”请进来,又用华为Drive One电机和中创新航电芯,配件接口还支持小米,跟以前“自己人玩自己体系”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在供应链门口来了个大联欢。说出来都够新潮,丰田这一盘“本土化适配”,明摆着就是学新势力那套“谁家料多用谁家”的本事,抢中国市场一点也不含糊。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讲到合资品牌“学年轻”,日产这回太激进,轩逸头灯设计复杂到像小学素描课,草稿一擦又一擦,最后谁都看不明白。虽然心情很激动想蹭年轻人的热度,终究还是没顾上用户审美,活该被网友们吐槽。东风本田灵悉L前阵子也学过这路数,结果激进到“没人能懂”,销量只能靠个位数苟着。这也很现实,这些合资老大哥,想模仿新势力能火的外形,你光有勇气真不够,还得明白中国人的审美就是“干净利落,顺眼还舒服”,不然就是“为了好看瞎折腾”,把自己玩尴尬了。

说新势力吧,往年总是靠创新、差异化技术起家,设计越“新奇”越舍得堆材料,一副不怕别人看不懂的样。可是这次工信部公示的新车名单,自主品牌的新势力却都开始学“老车企稳重”,连混搭都亲自上阵。零跑Lafa 5就是明证,没见它在造型上玩什么花活,也没把大尺寸屏幕往外堆,反而专心干三电的事,510多公里、600多公里续航,够用还耐看,电机就是B01高配那款,马力218匹,不上天但实用。怎么看都是“好开、能用、性价比高”的路子,连电池包都给你选“正力新能”或者“国轩高科”,跟传统车企的“多家供应商防断货”一模一样。以现在的定价套路,Lafa 5可能落到十万块以下,谁说这种朴实无华不讨好?这外形、配置还真有点大众ID.3那种“国民车”样子,不追求参数顶天,主打一个均衡适配,人人都能开得起。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零跑身份也有点意思,背后有斯特兰蒂斯加持,自从B10那款开始,务实味越来越强,已经看出不是一时兴起,彻底从“靠奇特破局”变成“靠稳定守江山”,这是车圈的新势力也认清了,创新是好事,但真正想稳扎稳打,还得抓住主流客户的需求,别光是自嗨。

再看奇瑞iCar V27,这阵子跟英力士玩合作,今年6月份刚宣布要一起仿照初代引擎的路虎卫士联造新车型,奇瑞也是变聪明了。新车车长刷到4.9米,造型有点像卫士的“肌肉男”,宽高不落下,纯电倒没急着上,PHEV插混先干正事,发动机功率115kW,一种“先满足大家用起来不出问题,再来考虑创新”的风格。这种打法,和传统车企那种“先把主力车型做好、稳住阵地再图创新”的老成套路如出一辙。谁说新势力就必须天天创新、天天颠覆?多学点传统也没毛病。

理想今年虽然没发布新车,但影响力大得很,宝骏这次的新华境S,从设计到尺寸都像是被理想L9“感动”了一遍。前脸、侧面、尾灯神似,车长超过5.2米,还有六座布局,数据上也跟理想L9“撞车”——增程器最大105kW、电池包41.9度。如果最后卖个半价,相当于花理想L9一半的钱,就能享受大车空间体验,谁会不心动呢?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再看岚图泰山9L,口口声声被网友叫成“岚图版库里南”。外观大气,有宝马X7的大灯,迈巴赫双色车身,轮毂像切饼,甚至谍照伪装用的是LV老花样式,一股子豪车气息。但人家没只学外表,内功也扎实:配华为四激光雷达ADS Ultra、800V高压平台、前后双电机够580匹马力,综合续航冲到1400公里。把“形似+技术融入”做成一盘稳菜,这种借鉴成熟方案,再用核心科技拉开差距,明明就是把传统车企“精准定位+技术深耕”那一套玩得脱了皮。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这一轮合资和新势力的互相学习,其实也说明了一个事——你光会玩套路真的不够,电动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不论是以前靠品牌积累的合资派,还是曾经喜欢破坏规则的新势力,只有真正懂得中国用户“想要什么”,用本土化、务实性把产品折腾好,才能把车卖出去。难道消费者不喜欢新鲜玩意?爱归爱,买车还是要耐用、好用、价位靠谱。如果厂家老盯着技术参数、创新外观,没琢磨清楚用户需要什么,这就是“费力不讨好”。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合资品牌拉下脸面,“跟着新势力跑”,用技术和本地化摸用户脉搏,就想讨好年轻人。新势力也不像过去一个劲整创新,开始在供应链和产品均衡上下血本——市场已经从“先吃饭的尝鲜期”变成了“谁天天都能煮饭的普及期”,花里胡哨玩一阵可以,最后还是得靠硬实力撑场子。

合资品牌学年轻人,新势力变稳重,车市风格一起反转-有驾

这股“双向奔赴”的趋势,难保以后不会成为主流。要问谁最受益?肯定是咱们买车的人,既能享受新势力带来的新鲜感,还能拿到合资稳如老狗的体验,谁不爱呢?就像逛菜场一样,蔬菜肉类全是精品,挑着买都顺手。

企业往后压力也不小了,不能再靠分类阵地自嗨了,要想在中国汽车市场混得久,就得靠“十八般武艺”拼综合实力。这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局面,说不定真能让车企活得更久、更健康,技术也能越卷越高。当然这场汽车圈的新“互学互助”,到底最终谁能更懂用户、更创新、稳得住,还得时间给出答案。你觉得,新势力和合资车企谁的路子更合大众口味?你买车的时候会看设计还是看配置?不妨在评论区聊聊,看看你心里的理想座驾到底什么模样。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