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车企豪取测试牌照,华为低调助攻,自动驾驶时代已至?

最近,可能很多人都在手机上看到了这么一条消息,说咱们国家的自动驾驶好像有了大动静。

具体来说,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给一些汽车企业发放L3级别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了,这事儿在汽车圈和科技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尤其是重庆的几家车企,拿到的牌照数量特别显眼,而它们背后,似乎都有华为的身影。

这一下子就让大家伙儿心里犯嘀咕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离电影里那种车子自己开的时代,真的不远了?

重庆车企豪取测试牌照,华为低调助攻,自动驾驶时代已至?-有驾

华为在里面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拿到这么多牌照,是技术真的遥遥领先,还是有别的原因?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件新鲜事。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L3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咱们现在市面上很多新车,都宣传自己有“辅助驾驶”功能,比如在高速上能自己跟着前车走,能自己保持在车道里。

这基本上就是L2级别,虽然车子能帮你干不少活,但法律和技术都要求你的手不能离开方向盘,眼睛也得盯着路,随时准备接管。

而L3就不一样了,它叫“有条件自动驾驶”。

说白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比较简单的路况下,比如路况很好的高速公路,你可以名正言顺地松开方向盘,让车子完全自己开。

你可以看看手机,处理点工作,但前提是你必须保持警觉,因为系统一旦遇到它处理不了的复杂情况,就会立刻提醒你,你必须马上接管车辆。

这个测试牌照,就相当于国家给这些车企发的一张“路考准考证”,允许它们把这种L3级别的车,开到指定的公共道路上进行真刀真枪的测试,而不再是关起门来在自己的试验场里跑。

这次发牌照的结果,确实有点让人吃惊。

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跟华为有深度技术合作的几家车企,成了最大的赢家。

其中,重庆的长安汽车一家就拿到了17张,这个数量非常惊人。

同样是华为重要合作伙伴的赛力斯汽车,在重庆和深圳两个城市也合计拿到了11张。

这两家重庆的企业加起来,就拿了28张牌照,占据了绝大多数。

相比之下,其他一些我们熟知的品牌,比如比亚迪,在深圳拿到了1张;一些国外的豪华品牌,像宝马和奔驰,也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始了测试,但数量上就没法比了。

这个数字一摆出来,大家自然就会问,为什么是重庆的企业拿了这么多?

这就得说到重庆这个城市的特殊性了。

重庆车企豪取测试牌照,华为低调助攻,自动驾驶时代已至?-有驾

很多人都开玩笑说重庆是“8D魔幻城市”,这个说法一点不夸张。

它的地形非常复杂,整个城市建在山地上,道路高低起伏、坡陡弯急是家常便饭。

立交桥层层叠叠,有时候导航都容易搞蒙圈。

这种路况,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简直就是最高难度的考场。

你想想,如果一套系统能在重庆这种复杂多变的山路、隧道和盘根错节的立交桥上都跑得顺畅,不出问题,那把它放到其他大多数城市那种一马平川的道路上,岂不是轻松加愉快?

所以,国家选择在重庆这样的地方进行重点测试,本身就是想用最严苛的标准来检验技术的成色。

长安和赛力斯作为重庆的本土企业,可以说是占了“地利”,它们把最难的考场当成了自己的日常训练场,在这里通过了考验,拿到的牌照含金量自然也就显得更足一些。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华为在这件事里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看到长安和赛力斯拿了这么多牌照,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是华为的技术厉害。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华为虽然自己不生产整车,但它给车企提供的是一整套智能汽车的解决方案,包括被大家称为“汽车大脑”的计算平台、各种感知硬件(比如雷达和摄像头)以及最核心的智能驾驶算法软件。

长安旗下的阿维塔品牌和赛力斯的问界品牌,它们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就是华为深度参与打造的。

能在重庆那种“地狱级”难度的路况下通过测试,拿到官方许可,这本身就说明了这套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证明它确实有两把刷子。

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声音。

有些人觉得,事情可能不完全是技术好坏这么简单。

他们认为,现阶段的L3测试牌照发放,可能更像我们普通人考驾照。

考驾照的时候,考官主要看你是不是完成了所有的规定项目,操作是不是规范,只要你及格了,就能拿到驾照,至于你是刚好60分飘过,还是拿了100分满分,最后拿到的本子是一样的。

所以,这种观点认为,华为除了提供技术产品之外,可能还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团队和项目管理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整套详尽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测试方案和申请流程指导。

就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金牌驾校教练,不仅教你怎么开车,还教你怎么应对考试的各种细节,这样一来,“学员”通过考试的几率自然就大大提高了。

重庆车企豪取测试牌照,华为低调助攻,自动驾驶时代已至?-有驾

从这个角度看,长安和赛力斯能拿到这么多牌照,既是技术实力的体现,也离不开背后周全的策略和准备。

其实,这两种说法可能都有道理,它们并不矛盾。

一个事实是,自动驾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光有好的硬件和软件还不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测试、如何证明系统的安全性、如何满足法规的要求,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

华为作为技术巨头,在这两方面都具备优势,既能拿出过硬的技术,又能提供专业的工程服务,这共同促成了其合作伙伴在牌照申请上的成功。

当然,拿到牌照只是第一步,真正要让大家放心地使用L3自动驾驶,还有一个天大的难题摆在面前,那就是责任划分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假如有一天,你开着一辆有L3功能的车,在系统自动驾驶的状态下,不幸发生了交通事故。

这个时候,责任到底算谁的?

是算你这个驾驶员的,因为你没有及时接管?

还是算汽车厂家的,因为它的系统出了问题?

或者是算华为这种技术提供商的?

目前,全世界的法律对这个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也正是为什么L3自动驾驶迟迟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原因之一。

现在保险公司也在紧急研究相关的保险产品,但一切都还在探索阶段。

这也提醒我们,就算以后技术上路了,我们在使用时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心里得时刻有根弦,明白最终的责任人可能还是自己。

总的来看,这次重庆车企大规模获得L3测试牌照,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它说明我们国家的智能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并且选择了一条从最难的场景入手的务实路线。

这背后,既有国家政策的引导,也有地方独特的地理优势,更有像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紧密合作。

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中,敢于争先的勇气和实力。

但同时,我们普通人也要保持一份理性和清醒。

汽车广告里宣传的各种高科技功能听起来很美好,但从测试到成熟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在进步,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真正可靠的、权责分明的全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之前,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踏实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